“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四川篇系列报道

记者手记:凉山人笑容里的灿烂渴望

朱虹

2020年10月30日08:23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大凉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被外界广为流传的代称。

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凉山在哪里,到底有多大,但是,贫穷、偏远、落后,甚至疾病都成为了凉山在外的“标签”。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扎实深入推进,大量人力、资金、技术和政策涌向凉山,这些“标签”正被一一撕下。

米-26直升机吊着挖掘机飞进阿布洛哈村。吉列子日 摄

2019年年末,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一架黄色的米-26直升机吊着一辆挖掘机,飞进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稳稳悬停后,顺利地将挖掘机放到了地上。与此同时,在险峻的山腰上,工人们正通过机械有序施工,向通村公路的“最后一公里”掘进。这条路,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后一条通村公路。阿布洛哈村,也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行政村。这条通村公路的建成,是四川省脱贫攻坚的迫切需求,更是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

航拍通往阿布洛哈村的路。人民网 赵祖乐摄

阿布洛哈村在彝语里意为“人迹罕至的地方”,它就在大凉山深处的金沙江峡谷。那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是国家核定的深度贫困村。

五年前,我曾徒步从布拖县乌依乡进入阿布洛哈村采访。那时,到阿布洛哈村一次,光山路就要走5个多小时。曾经,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居住在传统的土坯房里,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搬进小洋楼,33户村民搬家时,政府还为他们配备了部分家具和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条专门为他们而修的入户路。

“不敢想,怎么可能呢?”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说,直升机进村的那天,全村的人都身着民族服装跳起了达体舞,庆祝属于阿布洛哈村的“纪念日”。

今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段隧道贯通,不仅通往阿布洛哈村的公路彻底打通,乡村客运班线也正式开通。有了每天一班的客运班线,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搭车直达布拖县城。“小儿子上学也不用担心路远了,我要送他去西昌读书,去成都、去北京都行。”村民且沙次尔曾开心地对我说,等大儿子挣到钱,就可以开车回家了。

“悬崖村”过去外出的藤梯。人民网 朱虹摄

“悬崖村”钢梯航拍。人民网 赵祖乐摄

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勒尔社,远近闻名的“悬崖村”,坐落在美姑河大峡谷的一座山上,海拔约1400米。曾经,村民们进出村需要借助藤梯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十分艰险。2016年,藤梯换钢梯。那条千百年来通往村里的唯一“道路”——藤梯,与村民正式告别。

航拍“悬崖村”村民的新家——集中安置点沐恩邸社区。人民网 赵祖乐摄

今年5月13日,“悬崖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搬下了高山,他们的新家在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新家,政府为村民们配备了沙发、电视等“九件套”,“大家只需要带些干净衣服和被褥就能入住”。84户贫困户进城后,村里还留下部分青壮年发展民宿旅游,已搬迁群众也可选择再回村里工作。“我们悬崖村现在是‘网红’村,几乎每天都有人来体验爬钢梯,以后搞旅游是有盼头的。”好几次去“悬崖村”采访时,村民某色伍哈都是我们的导游,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自己要练好普通话给游客当导游。

阿布洛哈村与“悬崖村”,都曾是大凉山深处不为人知的小村落。被媒体报道后,它们走进了大众视野,村里的每一次变化都牵动了很多人的心。

如今,“悬崖村”每天都有直播,那里的山山水水、村民的生活变迁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外界通过直播间为村民们点赞,购买大山深处的蜂蜜、水果等各色农产品。“无污染”“纯天然”“绿色”成了大凉山农特产品的标签,它们给凉山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未来!

同时,这几年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的还有彝族音乐文化。彝族歌手莫西子诗有一首民谣叫《不要怕》,歌里唱着:

风起了 雨下了

荞叶落了 树叶黄了

春去秋来 心绪起伏

时光流转 岁月沧桑

不要怕 不要怕

无论严寒或酷暑……

越过群山、越过旷野、越过河流,过去五年,记者曾多次深入大凉山采访,也曾带着“标签”和困惑看待过那片土地。但是,这些年来的每一次采访,都增添着我对凉山更加深刻的理解。属于凉山的与众不同,属于凉山的魅力无限,正被外人所知晓,而那些属于凉山人的灿烂渴望,都已藏在了他们的笑容里。

更多阅读:

 

(责编:曾帆、唐嘉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