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四川篇系列报道

学前学普,为彝家孩子铺就“出山路”

高红霞

2020年10月14日11:49  来源:人民网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干海村幼教点,大班的孩子正跟着辅导员念儿歌。人民网 高红霞摄

“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鱼儿……小朋友们要记住,千万不要闹笑话。”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干海村幼教点,教室里传出孩子们稚嫩的诵读声,普通话流利,发音标准。

“这是大班的孩子。”幼教点园长安晓春告诉记者,干海村是彝族村,村民都是彝族,这些孩子没进入幼教点学习之前,完全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现在已经能用普通话正常交流,靠的正是“一村一幼”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以下称“学前学普”)的普及。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群众老百姓习惯使用彝语交流,相当一部分青壮年听不懂普通话,绝大部分少年儿童普通话基础薄弱。缺少了普通话这一国家通用语言桥梁,大人难以获取有效信息、学习先进技术、外出务工经商,儿童容易陷入学习跟不上甚至升不了学的教育“困境”,大大阻滞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走出大山、走出贫困。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为从根源上打破语言壁垒,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5年10月,凉山州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以建制村为单位,一个村设立一个幼儿教学点,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多村一幼”或“一村多幼”,免费招收3-6周岁学前幼儿,围绕“学会普通话、养成好习惯、懂得感恩情”这一培养目标,组织开展以彝汉双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前教育。干海村幼教点就是其中之一。

干海村幼教点墙上“学前学普”宣传画。人民网记者 唐嘉艺摄

“在幼儿园教会孩子们说普通话,等他们读小学的时候,基础就不会那么差,这样很好。”作为干海村土生土长的彝族姑娘,安晓春接触普通话的年龄也比较晚,语言问题也曾给她求学制造过障碍。“我读初中前基本没学过普通话。初一的时候,我想问问题,想了很久才想出一句通顺的话,结果走到老师面前就结巴了,说不出来。”她顿了顿,说:“上学如果普通话基础没打好,后面想提升自己真的很难!特别难!”

干海村幼教点的操场。人民网 高红霞摄

从老园区到新园区,干海村幼教点已开办四年多,安晓春目睹了这所村幼基础设施的变化,也见证了200多名幼儿的成长。

其中,一个叫安花(化名)的小女孩给安晓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花的父母只会说彝语,不爱与人结交,安花平时也都呆在家,很少跟外界交流。到幼教点后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里,无论老师怎么跟她说话,怎么鼓励她,安花都不愿吭声。无奈之下,老师只好鼓励其他小朋友多跟安花聊天,带着她一起玩耍。慢慢的,安花愿意开口说话了,也愿意跟着老师学了,甚至还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谈及安花的变化,安晓春言语中充满欣慰:“以前在校外见到我,她都装作没看见。现在再碰见,她隔很远就用跟我打招呼,去她家时,她也能用普通话和我交流。”

“一村一幼”是民族地区少年儿童化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障碍、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奠基工程,2018年5月在凉山州启动的“学前学普”三年行动试点,以“让学前儿童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为目标,是打通民族地区少年儿童国家通用语言关的加强版,进一步推动了“一村一幼”提质增效。

干海村幼教点教室外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人民网 高红霞摄

麻栗镇中心幼儿园执行园长杨芳,近年来一直负责指导包括干海村幼教点在内的3所村幼的工作。据她介绍,干海村幼教点开园前,有68名幼儿预报名,实际开学时却只来了39人。“因为幼儿家长当时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认为3岁小孩不可能学些啥,幼教点的老师就是保姆。”杨芳说,在幼教点学习过的孩子,语言能力、卫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更好了,面对陌生人也更加开朗自信了。看到这些变化,家长们的观念扭转了,“现在孩子没满3岁,家长就天天都跑来问‘能不能让我家小孩也进去学’。”

据了解,两年多来凉山州强力推进“学前学普”行动试点,成效显著。今年1月,凉山州17县对全州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全员发展测评。数据显示,接受“学前学普”的学生合格率比未接受学前教育学生合格率高出15.44个百分点。

德昌县教体科局局长郑祥兆告诉记者,今年7月,该县对6岁以下儿童做了一次普通话中期测评,合格率为95.75%;接受了“学前学普”教育并将入学一年级的2800多名学生,合格率达100%。郑祥兆说:“‘学前学普’为民族地区学前语言教育提供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方案。三年行动结束后,我们也将一直坚持下去,把它纳入教学的常规管理。”

春华灼灼,秋实离离。透过干海村幼教点,我们看到,从破题到深耕,“一村一幼”和“学前学普”正让凉山彝族孩子走出大山、走出贫困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

更多阅读:

 

(责编:唐嘉艺、史雅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