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四川篇系列报道
特写:巧手绣出美丽新生活
2020年09月30日10:28 来源:人民网
秋日午后,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沐恩邸社区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道路两边,三三两两的彝家妇女坐在塑料圆凳上,晒着太阳聊着天,手里的针线飞舞不停。孩子们在离她们不远的地方,嬉戏打闹,脸上的笑容如阳光一样灿烂。
“我要做最棒的绣娘,我以后要一天绣80双袜子。”彝族姑娘古比金牛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着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说完,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
28岁的古比金牛,原先住在昭觉县哈甘乡。今年5月,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启动,古比金牛一家搬到了县城集中安置点沐恩邸社区。为了在照顾好三个娃的同时,增加些经济收入,古比金牛参加了社区的彝绣绣娘培训。
古比金牛(右)和彝族绣娘们在沐恩邸社区的彝绣工坊里刺绣。人民网 高红霞摄
9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彝绣工坊时,古比金牛正和其他十余名绣娘一起,安静地坐在小凳上,低头绣着袜子。手中的针线快速游走,十指翻飞间,一朵白色的祥云逐渐出现在黑色棉袜上。在这群绣娘周边的货架和货柜上,摆放着各种彝绣商品——围巾、车挂、袜子、箱包、彝族服饰……种类繁多,琳琅满目。
彝绣,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2008年6月7日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图案反映出彝族人的图腾崇拜和民俗风情,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曾经,能否绣出美丽服饰,是衡量彝家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如今,这门祖祖辈辈传承的技艺走出“深闺”,不仅成为推广彝族传统文化的“名片”,更成为助力凉山脱贫奔康的产业之一。
彝绣产品局部。人民网 高红霞摄
“这些绣娘技艺都很娴熟,一个人一天能绣两三条围巾,一条35元。绣袜子的话,像金牛她们手快的,一天能绣20双,一双15元,一天能挣300元。”采访中,正遇上昭觉县妇联主席贾莉带着老师来指导绣娘们的针线。贾莉告诉记者,今年6月10日开始,昭觉县妇联利用省、州的专项资金,县委、县政府支持的资金,以及省妇联“树新风 助脱贫”项目基金,在包括沐恩邸社区在内的五个易地扶贫安置点社区建了彝绣工坊,采用“培训+订单”模式,根据订单开展绣娘培训。
彝族姑娘从小就跟着母亲学刺绣,在刺绣方面有一定基础,工坊的绣娘一般经过6天的集中培训就可以接单。据贾莉介绍,截至目前,五个安置点社区的绣坊共接到超过400万元的订单,培训绣娘2384名。
“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彝绣工坊进门右手边的墙上,九个深红色的大字格外显眼。贾莉说,开展绣娘培训的目的,就是要把妈妈们留在家里,让她们既可以照顾孩子,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童年,又可以居家灵活就业,挣钱贴补家用。
“悬崖村”村民吉克古者的妻子在家完成彝绣订单。人民网 高红霞摄
建档立卡贫困户吉克古者家就是彝绣培训的受益家庭之一。今年5月,从“悬崖村”搬到沐恩邸社区后,吉克古者去了周边县市打零工,妻子带着4个孩子在家,每月除了在社区做保洁收入固定工资,还抽空接一些彝绣订单。如今,她已经完成了五六件绣品,挣了大约六七百块钱。
沐恩邸社区彝绣工坊一角。人民网 高红霞摄
“我觉得民族的东西、非遗的东西,要活的话,一定要对接市场、对接时尚。”贾莉说,彝绣产品要市场化,就需要与现代审美对接,不然就只能在当地售卖,销售渠道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会很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彝绣工坊与四川乐山一个蜀绣基地合作,与彝绣本地的传承人一起,指导绣娘们将汉族绣法跟彝族绣法结合起来。
彝绣培训,只是昭觉县为保证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而采取的众多举措之一。昭觉县副县长廖宇超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贫困户搬进集中安置点后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昭觉县目前已经开展的和准备开展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巩固传统产业、就近就业务工、劳务输出、发展集体经济、政策兜底等五个方面。廖宇超说:“我们没有简单地把它(指昭觉县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作为一个住房来看待,而是把它作为彻底解决彝区生产生活条件和让老百姓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的最大发展机会来做。”
安居与乐业并重,四川凉山易地扶贫安置点,来自大山深处的村民,在新社区迎来了新生活。传统技艺彝绣,正帮助彝族妇女从以前扶贫的主要对象,变为现在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责编:唐嘉艺、史雅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