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廣西篇系列報道(15)
[專訪]廣西來賓市委常委、忻城縣委書記李振品:打造全產業鏈 厚實產業扶貧和產業振興之基
2020年09月04日10:23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8月20日至21日,“大道康庄——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走進廣西來賓市忻城縣。廣西來賓市委常委、忻城縣委書記李振品接受人民網視頻專訪,介紹產業扶貧的“忻城經驗”。
廣西來賓市委常委、忻城縣委書記李振品。嚴立政攝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扶貧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忻城地處滇黔桂石漠化片區,是國家級貧困縣、自治區深度貧困縣。去年10月18日—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到忻城調研時要求大力發展現代特色產業,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抓好產業前端、中間、后端銜接。李振品表示,脫貧攻堅工作是忻城縣當前的頭等大事,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高質量脫貧,關鍵在於領會好、把握好、踐行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產業扶貧的重要論述以及鹿心社書記調研指示精神,結合忻城實際,在石頭縫裡做出產業,在短時間內做大做強扶貧產業。
自2019年以來,忻城縣就將產業扶貧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多措並舉地提升桑蠶、糯玉米等傳統產業精細化、科學化管理,培育育肥牛、育肥羊等新產業並形成產業規模,通過產業鏈多方位輻射帶動貧困群眾。
2019年,忻城縣以脫貧攻堅統攬社會經濟發展,布局建設了現代特色農業、碳酸鈣產業、繭絲綢深加工業等一大批自治區層面全產業鏈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際性、突破性成效。當年,28659戶共109212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為0.57%,56個貧困村實現脫貧摘帽。
李振品介紹,忻城縣結合當地實際,牽好“牛鼻子”,發展“牛經濟”,帶動貧困戶“趕著肥牛”脫貧奔小康,走出了一條適合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新路。今年3月,該縣啟動建設總投資14.28億元的“南方牛都”全產業鏈項目。項目基地建成后,有望帶動1萬戶以上群眾養殖母牛,戶均年新增收益1.5萬元,可提供1500個就業崗位。此外,該縣今年還引進了總投資2.8億元黑山羊種羊產業鏈項目和總投資11.46億元澳湖肉羊全產業鏈項目,重點推進肉羊產業發展。項目可提供直接就業崗位300個,帶動農戶1萬余人。
忻城素有“桑蠶之鄉”美譽,全縣桑園種植面積達25.8萬畝,位居廣西第二。今年7月,投資50億元的桑蠶繭絲綢全產業鏈項目落戶忻城,將為補齊當地桑蠶繭絲綢產業短板提供強大產業項目支撐和技術支持。該項目將打造全國單體最大的繭絲綢產業園區,項目佔地1610畝,建成投產后,年耗繭達10萬噸,年產生絲1.5萬噸、真絲綢1.5億米、真絲綢制成品7500萬件套,可實現年產值超百億元,稅收5億元左右,可提供15000人直接就業崗位,預計帶動引領全縣15萬人以上從業。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是產業振興。我們將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富民強縣上來,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李振品說。今年上半年忻城縣經濟增長勢頭強勁,全縣GDP實現同比增長2.2%﹔1—7月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19.3%,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155.2%,民間投資增長810.5%﹔財政收入同比增長52.8%,均躍居全區前列。
下一步,忻城縣將持續推進“5+2”產業發展,引進龍頭企業,重點帶動桑蠶、肉牛、肉羊產業發展,推動全縣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為貧困群眾創造更多、更符合自身實際、更高收入水平的就業崗位,解決貧困人口就業增收和村集體經濟收入問題。同時,加快推進全縣交通道路網和文旅康養產業建設。預計今年忻城縣本級財政收入將從去年3億元突破到4.5億元,2021年將達到8億元,2025年達到15億元。通過聚焦做大做強做優產業,為實現高質量脫貧、高質量發展,成為中西部縣域鄉村振興排頭兵奠定堅實基礎。
- "大道康庄——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廣西站採訪在南寧啟動
- 組圖:一針一線,壯錦織出忻城小康生活“錦繡圖”
- 數讀廣西忻城:步履鏗鏘奔小康
- 圖解|忻城脫貧剛出列 鄉村振興開新局
- 要致富、先修路,大山深處怎麼辦?廣西這個縣有答案
- 廣西都安:扶貧車間開到家門口,搬遷戶掙錢帶娃兩不誤
- 乘高鐵東風,廣西步入脫貧“快車道”
- 大石山區建水櫃,廣西這個縣告別“望天水”
- 紅色旅游+特色種植,廣西革命老區村走出富民新路
- 廣西這個縣從石頭縫裡摳出“致富經”
- [專訪]廣西來賓市委書記農生文:堅決不讓一個貧困學生掉隊
- [專訪]廣西河池市副市長、都安瑤族自治縣委書記陳繼勇:“貸牛還牛”讓貧困戶發“牛財”
- 交卷!“石山王國”決戰決勝“貧中之貧”
(責編:曾帆、史雅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