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西藏篇
齐扎拉:全面贯彻落实七次会精神 就是对老西藏精神的最好传承
2020年10月24日08:16 来源:人民网
初秋时节,西藏大地艳阳如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下简称“七次会”)上诚挚而坚定的话语,如阵阵春风,温暖了整个雪域高原。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在接受“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采访组记者专访。西藏日报社记者 潘多 摄
正如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部署贯彻七次会精神工作会议上所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七次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在落实落细上下功夫,切实把总书记和党中央的特殊关爱转化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强大动力。
西藏广大干部群众是如何贯彻落实七次会精神?有哪些创新作为和开拓实践?近日,“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采访组来到拉萨市,专访了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
没有总书记的关怀就没有西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
人民网: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座谈会是我们党治藏工作一个新的里程碑,开辟了我们党治藏方略的新纪元。在您看来,这次会议对于西藏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齐扎拉: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在望, 即将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时刻,总书记和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考量,为谋划推进新时代西藏工作,描绘西藏现代化和未来一个时期的宏伟蓝图,而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各族人民的特殊关心关怀,对于进一步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标志性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关心西藏各项工作,把西藏工作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先后召开了两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并提出了治理西藏的各个方面的原则、方针和政策。
从十八大后首次全国“两会”总书记就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到为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题写贺幛,从向第二次青藏科考、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2019·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致贺词,到给卓嘎央宗姐妹、在首钢医院实习的17名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回信,再到为西藏依靠科技种树作出重要批示等等,总书记始终对西藏这片土地充满深厚感情。
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凝聚了对西藏各族人民的特殊深厚情怀,展示了总书记对西藏各项工作的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也体现了西藏在全国的特殊性、重要性,赢得了西藏各族儿女的衷心爱戴。
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战略布局,得益于全国人民的支援。这一系列成就,就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藏方略的成功实践。
这样的成功实践,从方方面面都可以找到。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经济增长指标,无论是在每一个校园还是在每一个病房,无论是在每一座山川还是在每一个边防哨所,都体现了总书记对西藏的关心关怀。
因此,现在西藏的老百姓常说,毛泽东主席带领我们翻身得解放,让我们做了西藏的主人,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历届中央领导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就没有西藏各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
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是西藏的最大成就
人民网: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取得了很多成就,办成了很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很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在您看来,西藏这些年来取得了哪些成就?
齐扎拉:要讲成就,首先是实现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因此,这几年我们加大了社会治理的力度,依法加强了对寺庙的管理服务,这样就实现了西藏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和全面稳定。
过去我们老是讲要老百姓稳定,现在是老百姓主动作为,主动参与社会治理, 变成了我要稳定。现在西藏的社会治安非常好,依法治藏的格局已全面形成。我们有的县,一年没有一起刑事案件。
连续好多年,西藏的安全感获得感在全国的排名都是靠前的,拉萨市连续好多年的幸福指数也是在全国前列。全体老百姓都觉得只有团结、和谐、稳定、进步,大家才可以安居乐业。
过去西藏经济工作的重点,确实解决了一些最困难的问题,比如吃饱的问题, 穿暖的问题,居住的问题,饮水的问题,上学的问题,看病的问题。西藏74个贫困县区去年已全部摘帽。
教育方面,15年免费教育政策不断完善。2019年控辍保学首次清零,中学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基本接近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职业教育发展很快。西藏现在共有8所职业学校,这些学校的生源和就业都不错。农牧民家的小孩,在完成基础教育后,一部分上了大学,还有相当一部分就到职业学校去上学了。毕业后,他们都将成为新的劳动者,并过上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的生活。
卫生方面,全区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超过95%,农牧区参保率达100%。前年西藏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0.6岁,对于一个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们已基本控制并清除了困扰西藏各族人民若干代人的包虫病和大骨节病。下一步,我们还将在继续降低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孕妇救助率、肝炎防治等方面加大力度,将卫生事业向纵深发展。
人家说海拔3000米以上或者4000米以上的地方不适合人类居住,中国共产党不仅让这里的人居住下来了,还建设了幸福美好的家园。这些只有社会主义才做得到,只有共产党领导才做得到。因此,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寺庙里的僧人,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跟着共产党走,发自内心地觉得应该维护这样一个大好的局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西藏发展的基础
人民网:总书记在七次会提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您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又将如何贯彻落实呢?
齐扎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西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更是实现西藏社会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是什么?我个人认为首先是语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从语言抓起,从通用语言抓起,从小孩开始抓起。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因此,要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最基础最根本性的一项工作来抓。这项工作西藏这几年抓得很好,效果也非常明显。况且,学好了普通话,这些孩子将来不论走到哪里,都会终身受益。
第二个载体就是交往、交流、交融。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大量的文物史料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去阿里的一个寺庙里,发现那里好多文物装在麻袋里,打开一看,有茶叶,有绸缎,还有汉代的面具。从汉武帝时期起,内地就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这边就有密切的交往了,更别说唐代了。所以我们有时开玩笑说,文成公主是最早的援藏干部。
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少干部,从内地进来以后,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现在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了。西藏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是56个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的结果。
新时代西藏将进一步扩大与内地交往。西藏通往内地不断增多的铁路、高速公路、航线,都将扩大这种交往。比如,山东种的菜在这里会越来越多,四川餐馆在这里开得越来越多,福建来这里做生意的也越来越多,这都是好事。反过来,西藏的大学生到内地就业的也越来越多,去北京、西安、成都、东北等地的都多。这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往交流交融新格局。
第三,我们将继续按照党的民族政策,严格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策法规,保护好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比如支持藏医药浴法成功申遗,有效保护布达拉宫及其文物,规划保护了“茶马古道”,修缮了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保护好这些文化,既增了进民族团结,也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因此,我们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针对党员、干部、群众、学生等不同群体,编写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材和通俗读本。继续在各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佛学院和各类学校开设课程或讲座,引导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在接受“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采访组记者专访。人民网记者 刘红 摄
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人民网:七次会提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西藏未来的发展将如何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齐扎拉:西藏的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让西藏各族群众和全国一道,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同步走。
精准脱贫之后,我们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把工作重点放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就业、公共服务、文化融入等后续帮扶上。持续组织开展好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解决好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渠道狭窄的问题。
我们最近在做的“十四五”规划,都是围绕着七次会精神来做的。届时,力争西藏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速度,西藏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数,西藏生态环境优良指数也高于全国平均指数。
围绕川藏铁路等建设项目,我们正在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青藏铁路已有了电气化改造计划,一批机场改扩建正在全面推进,拉萨到日喀则的高速公路即将打通。乡镇公路、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高原生物、旅游文化、清洁能源、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数字、边贸物流等七大产业也在持续发展。
七次会以后,我们的产业布局已拉开了序幕。特别是围绕青藏高原的特殊地域创区域性品牌,把我们的牛肉、羊肉、藏香猪、青稞等做出精品,做出特色,做成地理商标。
当然,西藏的发展绝对不能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上。青藏高原位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影响着沿线面积约2000万平方公里的20多个国家和30多亿人口的生存环境。青藏高原是亚洲的水塔,南亚中亚的水是从这里出去的,长江黄河是从这里出去的,澜沧江、怒江也是从这里出去的。
西藏被称为动植物天然基因库,而且这一带的物种是最安全的。藏羚羊过去是濒危物种,现在已经有30多万只了,满山遍野都是。黑颈鹤、野牦牛、雪豹也很多了。青藏高原现在不仅是老百姓的乐园,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总书记要求我们要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我们就要按照这个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西藏划定的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面积超过80万平方公里,无论是面积还是比例,都居全国前列。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三高”企业一个不让进,矿产资源一个不新增,最大化使用好清洁能源。
我们将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草原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水土保持、流域治理、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节能减排、土壤治理等工程。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与长江、黄河两大战略一起构成“一极两江”生态保护区域大格局,共同支撑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去不了南极北极 欢迎来“地球第三极”看看
人民网:上半年西藏的GDP为838.38亿元,同比增长了5.1%,位居全国第一,其中旅游业率先实现了正增长。请问西藏是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呢?
齐扎拉:今年西藏也和全国一样,经历了疫情的压力,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防止疫情,防止输入,防止反弹。尤其是边境一线采取的措施,都是很到位的,效果也很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西藏的经济实现了正增长,实属不易。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上半年就达10.2%,很大部分就靠旅游收入。
这几年,我们围绕“地球第三极”这个独特区位优势,打造几个“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旅游产业确实大大地上了一个台阶。
我前段时间到阿里,看到晚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自驾游。不是汽车,是摩托车,他们取下头盔一看,还是女孩子。一问,他们说都出来一个多月了,说走就走,还说这情况很多。当然,还有步行的、坐火车的、乘飞机的,总之数量很庞大。
我想说的意思是,西藏旅游(目的地)不仅只有拉萨或林芝,连阿里那么偏远的地方一样受欢迎。我前段时间去仲巴县,那里与尼玛县一样,海拔将近5000米,酒店都住满了。
西藏旅游从航空业也可以看出来。到目前为止,西藏的航空客运量是正增长,而且达到了历史最高值。总书记讲的危中有机,我们真是在“危”中抓住了机遇。过去好的时刻表,我们根本拿不到,现在许多国际航线停飞了,好的时刻表就可以给我们了。过去是大飞机飞国外,小飞机飞西藏,现在大飞机也飞西藏了。
西藏的旅游资源实在太丰富了。前面说了围绕“地球第三极”打造国家公园群,其中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就是海拔最高、景色最壮丽的国家公园,全世界绝无仅有。除此之外,神山、圣湖、冰川、草原、大峡谷、原始森林,还有古老的吐蕃文化。可以说到处都是美景,到处是故事。即便如此,西藏的旅游才刚刚起步,未来前景无限。特别是七次会以后,西藏的旅游必将像皇冠上的明珠一样,光芒四射。
我想说,能去南极的,你可以去南极走走,能去北极的,你可以去北极走走。如果南极北极都去不了,那就欢迎大家到“地球第三极”来看看。特别是年轻人,将终身受益的。
游客们在珠峰脚下观赏。人民网记者 陈博文 摄
弘扬老西藏精神首先要把七次会精神贯彻落实好
人民网:都说高原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总书记在七次会上提到了老西藏精神,那么,在新的时代,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呢?
齐扎拉:西藏作为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像文成公主一样,历史上曾有许许多多的优秀中华儿女,把自己奉献给了这雪域高原。新中国成立后,以十八军为代表的的4支队伍,就开始了早期的西藏建设。西藏老百姓认识共产党是从认识金珠玛米——解放军开始的。张国华将军不到一岁的女儿就牺牲在解放西藏途中,谭冠三将军也长眠在了青藏高原。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许许多多的优秀共产党员来到这里,为建设新西藏而奋斗终生。当时进藏,没有汽车,也没有马,大都是一步一步走进来的。一些从低海拔来的汉族同志,还没到拉萨就牺牲在途中了。修川藏公路,每修一公里,就有1.5人牺牲,伤者更多,可以说这条路是用鲜血筑就的。新中国成立后唯一牺牲在建设西藏一线的省级军区司令员,就是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
一代一代的西藏建设者,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就是老西藏精神,其核心内涵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老西藏精神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道,已成了在西藏工作的每一位共产党人的根本遵循。
在这片雪域高原上,虽然现在依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与老一辈西藏建设者相比,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只要一比,我们的精神瞬间就会受到洗礼。一批批援藏同志,他们中有干部、有医生、有教师。不少同志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放弃一切来到高原,奉献着青春和热血。在脱贫攻坚征程中,组织上一声号令,上万名驻村干部就到一线去了。这就是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老西藏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作为今天的自治区党委政府,又该如何继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呢?首先就是要把七次会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其次就是所有领导干部都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忠诚、干净和担当;再次,必须把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好,必须把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发挥好。
老西藏精神是延续的,是绵绵不断的。新时代共产党人,继承和弘扬着老西藏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历练和提升,那就是: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我们既要维护好祖国的统一和团结,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还要让西藏的老百姓都有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这是新一代西藏干部的历史使命!
(责编:孙竞、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