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广西篇
小康路上,八桂大地桂花香
2020年09月15日11:06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悠悠千万事,民生重千钧。
在深山里住了大半辈子的91岁毛南族老人谭运日,在2019年9月11日,搬到了大山之外。这一天,谭运日父子俩要搬出山上的木瓦房,搬进村委附近的新房子了。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且路远难行,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制作了一顶简易的轿子,将老人轮流抬出大山。
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将谭运日老人抬下山。环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短短一年间,父子俩的生活大变样。老人享有低保、养老保险和高龄补贴,儿子除了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工作还养了3头牛,家里添置了冰箱、电饭煲、电磁炉。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日益提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令大石山区村民祖祖辈辈追求的小康梦想有了具体模样。昔日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广西,正步履铿锵,迈向全面小康。
要“安居”也要“乐业”
大石山区深处,沟壑纵横,交通闭塞。
“十三五”期间,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万,涉及13个市、78个县(区),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增仰村村民搬迁前的老房子。蓝春青摄
曾经的忻城县遂意乡增仰村,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窝窝”。全村107户村民散居在山腰和峡谷之中,饮水全靠“望天”,糊口都指望着种在石头缝里的玉米。每下一场雨,地里玉米不见长,反而冒出更多石头。受不了无穷无尽的难,外来媳妇接连走了好几个。
穷日子啥时候才到头?乡亲们想都不敢想。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搬”就成了根本出路。一摸底,年轻的渴望搬迁,年长的故土难离。这可怎么办?
搬山容易搬“心”难。听完村民对于搬迁后生计的担忧,当地政府立即表态:脱贫,我们不搞“虚的”!顾虑城里开销大,怕吃不起菜、买不起米,那就分菜地、补助大米;担心没有一技之长,没法养家糊口,那就安排公益性岗位,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不懈努力之下,增仰村整村搬迁至县城城南新区,村民们告别大山,住进新家。
忻城县新建增仰小区。韦祎摄
搬迁户蓝峰在城南社区工作。严立政摄
“我现在在社区工作,孩子在小区附近的学校读书,再也不用天还没亮就赶山路上学了,老人看病也方便了。”用搬迁户蓝峰的话说,“和过去比,完全换了个活法”。
搬出来只是第一步,后续如何让百姓“稳得住、早致富”?广西的答案是:保就业。
在八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韦彪一家很快适应了城里的生活,小区附近就有菜市场,韦彪也应聘上了小区里的公益性岗位,日子过得美滋滋。
随着小区里的人气越来越旺,已经脱贫的韦彪开始琢磨起“致富之道”。瞅准商机后,韦彪在小区租下了一间门面,搞起了早餐生意。“门面月租每平方米12元,我这个小铺面每月租金就96元,回本完全不是问题,还能赚些钱贴补家用。”韦彪给记者算了一笔“幸福帐”。
除了公益性岗位和鼓励大家自主创业,“扶贫车间”也是广西千方百计拓宽搬迁户就业门路的“重要一环”。
“嗒嗒嗒”……环江县城西移民安置区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赶制客户的订单,缝纫机响个不停。
覃彩凤在扶贫车间里担任缝纫工。朱晓玲摄
“车间就在家门口,而且工作按件计酬,多劳多得,我每个月能拿到2300元左右的收入呢。”覃彩凤是车间的一名缝纫工,现在这种“上班看娃两不误”的日子,让她非常满意。
城西社区第一书记卢志愿说,在移民安置区周边,像这样的扶贫车间共有7个,能够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
截至2019年12月底,广西易地扶贫搬迁交出亮眼成绩单,安置住房全部建设完成,精准核实搬迁对象16.3783万户71.0065万人。其中,503个集中安置点安置贫困户15.4781万户,分散安置9002户,搬迁入住率100%。今天的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从蓝图变成实景,搬迁群众“有活干、有钱赚、有盼头”,安置点成了他们温暖的家园。
再难也要通水通路
2019年12月,清澈透亮的自来水从忻城县果遂镇古楼村各家各户的水龙头里哗哗流出,自建村以来喝“望天水”的大老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建在古楼村加状屯的水厂。严立政摄
“水在地下流,人在地上愁,禾苗田中旱,吃水贵如油。”家家户户门前的大水缸和磨得发亮的扁担,无声地记录广西大石山区满是辛酸的吃水历史。
“一瓢水,先洗菜、洗米,再洗脸、洗脚,最后喂牛、喂猪。”距离家里最近的一处水源在几公里以外,同处大石山区,都安县下坳乡高王村村民蓝福燕每次挑水往返一次,至少要花3个多小时。
饮水问题不解决,村民们发展产业处处掣肘,想脱贫,难!
访遍民情后,当地从“源头”入手,通过建水柜、修水渠、新建集中供水工程等方式,让大石山区村民告别“望天水”。
“现在一拧开水龙头就有水,生活需求完全能得到满足。”大型家庭水柜建好后,蓝福燕终于结束了挑水吃的日子。
高王村的扶贫水柜。朱晓玲摄
供水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让大石山区116.94万人喝上了干净安全的饮用水,也让当地百姓重拾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水到位了,交通也得跟上。山货进城、城货下乡、电商进村……全都离不开农村公路路网。路通了,发展才有希望。
过去,山路崎岖难行,路面坑坑洼洼,养猪户过去要想将猪从村里运到镇上去卖,得专门请人把猪抬下山,卖猪赚的钱,四分之一都花在了运费上。
四年前,高王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强第一次进村。山路又陡又窄,路边就是悬崖,下车后他双腿仍止不住地发抖。“高王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2%,几个屯全是崎岖不平的泥路,修路势在必行。”韦强说。
水泥路修到村民家门口。朱晓玲摄
新建屯级道路13条、扩建8条,全村15个生产队全部通硬化路……为畅通“致富路”,高王村基础设施短板逐步补齐。“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家里养的鸡和猪用车运出去销售方便多了。”贫困户蒙炳周对今年脱贫充满信心。
“十三五”以来,广西下大力气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2020年5月,新改建农村公路29361公里;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0.21万公里;乡镇及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如今,“畅通乡镇、覆盖建制村、联网成带”的农村公路路网体系逐渐成型,“出行难、运输难”不再是村民们致富路上的“绊脚石”。
眼下,正值百香果收获时节。翠绿的藤蔓下,一个个浑圆饱满的百香果缀满枝头,村民们忙着采摘成熟的百香果。修到家门口的水泥路方便了忻城县马泗乡村民拉肥、采摘和销售。
“村民将鲜果运送过来,由我们借助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每年百香果上市时,电商订单应接不暇,装车发货经常要忙到半夜。”马泗乡高龙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欧高龙说。
让群众的生活牛上加“牛”
“都安是大石山区、又是石漠化严重的地区,能发展什么扶贫产业,光给资金行吗?”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听取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继勇的汇报后,他关切地问。
这一问,切中了长久以来阻碍都安县发展的“死结”。
为答“太原之问”,都安县几经调研、论证,探索出了“贷牛还牛”这一扶贫产业新模式。
“哞哞哞……”,车行都安县东庙乡,举目皆是山,安宁村弄东屯不时传出的牛叫声打破了山间的寂静。
图为韦桂群。严立政摄
2017年,贫困户韦桂群不花一分钱,“贷”回一头西门塔尔牛饲养,隔年卖得11000多元,净赚5000多元。尝到甜头的韦桂群,逐年扩大养殖规模,不仅摘掉了“穷帽”,还成为了十里八乡响当当的“牛司令”。
韦桂群家牛栏。严立政摄
“我现在养了10头牛,有3头母牛已经怀孕,很快就能产崽了。”在自家牛栏旁,盘算着今年收入的韦桂群难掩笑意。
“贫困户从企业‘贷’出牛犊,待养大出栏后,企业再将贫困户的牛回收,通过屠宰、精分割、冷链加工等途径制成多种产品,实现‘1头牛变2头牛’的价值升级。”三年多的时间过去,当地13.28万贫困群众依靠“贷牛还牛”发了“牛财”。
坛板坡全貌。卜英豪摄
视线转向南宁良庆区那马镇坛良村,站在半山腰上远眺, 绿油油的沃柑树顺着山坡成片种植,工人分散各处忙碌,身影在山林间若隐若现。谁能想到,曾经的荒山野岭,如今竟呈现出这番绿浪翻滚的景象。
有山、有水、有坡地,再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发展种植产业成了坛良村的天然优势。当地引进现代农业企业,深入打造“扶贫产业经济带”,沃柑、火龙果等种植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黄大林,坛良村种植基地管理员,负责为果树除草施肥。“我把家里10余亩土地流转给基地,每年可获得租金10000多元,再加上每月工资3000元,一年的收入顶过去好几年的。”黄大林说。
产业扶贫,关键在“精准”和“特色”。近年来,广西多个贫困地区在探索产业发展的路上,逐渐找准了调性,426万人通过产业帮扶实现脱贫增收。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望来路,何等艰辛。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广西攻克“困中之困”的故事仍在续写,“决不让一个地区、一个贫困户掉队”的执着坚守,擦亮了八桂百姓的幸福底色,成为小康路上的最美音符。
从汉代《礼记·礼运》以来,丰衣足食的“小康”就是老百姓孜孜以求的梦想。千年宏愿,梦圆今朝,何其激越!
(责编:曾帆、史雅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