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广西篇系列报道(20)
记者手记:大山深处的“牛司令”
2020年09月15日09:59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南国盛夏,骄阳如火。
8月中旬,我跟随人民网大道康庄全媒体调研行团队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开始了对广西的探寻之旅。
车队在崇山峻岭间行进。严立政摄
采访期间,我们每天都要坐上三四个小时的车,从一个村去另一个村,从这个山头到那个山头。
除了“广西多山”,此行我另一个深刻的记忆,是贫困户韦桂群和他家养的牛。
韦桂群和他的牛。严立政摄
8月21日,在都安县安宁乡东庙村,我们见到了韦桂群。这个平头、肤色黝黑,看起来有些羞涩的中年男子,是这个村响当当的“牛司令”,母牛咋接生,公牛咋育肥,他都如数家珍。
“听说您家的牛养得不错,我们特意过来看看。”
韦桂群正在喂牛。严立政摄
在韦桂群家的牛舍,我们看到了10头肉牛,正在“吃午饭”它们,闻声纷纷抬起头来,“打量”着我们这群“村外来客”。
“现在这10头牛里,有3头母牛已经怀孕,很快就能产崽了。”说话间,韦桂群搬来了几个板凳,我们在他家中围坐下来。
“过去村里山多地少,粮食不好种,之前大家就种点玉米、甘蔗之类的,收成不好,也卖不了几个钱。”韦桂群说,过去的日子,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穷。“中间也出去打过零工,但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蜿蜒崎岖的进村路、石漠化严重的庄稼地、家中需要照看的老人和孩子……在广西大石山区采访的几日,我们听了不少贫困户过去为生计发愁的故事,“地里产出仅供糊口”“根本不敢想年底有盈余这事”是大家提到最多的话。
如此情况下,贫困户们是咋富起来的?
听完韦桂群靠“牛”脱贫的故事,我找到了答案。
“2017年的时候,村里说给我贷款,我不用花一分钱也不用抵押啥,就能‘给’我一头牛。”韦桂群说,当初,他只是想试试看,没想到,一年后,扣去成本,净赚了5000多元。
“那您这没少赚。”
“可不是,我和我老婆一算账,觉得养这个牛行,不亏,就决定扩大规模,接着干。”聊到这,原本面对镜头还有些紧张的韦桂群一下打开了“话匣子”,“牛出栏后,企业又买回去,之后我还能继续再贷。”
从一个贫困户辐射到一个村,从一个村辐射到一个县……韦桂群口中的“贷牛还牛”模式,就这样在广西多地“开枝散叶”,衍生成多种以“牛”致富的产业模式。
收效如此显著,秘诀是啥?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发现:广西多地和牛的“结合”,是一次“天时、地利、人和”的“双箭头”互选。
“从养到卖,我们全包。”
在当地一大型养殖场,我们看到了一群集中养殖的肉牛。该养殖场的负责人说,“牛产业”正迎来难得一遇的发展“天机”,“现在大家都想吃得健康,和其他肉类相比,牛肉绝对处于优选地位。”
“内蒙古、青海都养牛,广西和其他地方比,优势在哪?”我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养殖场负责人解释说,广西的地理气候环境比较好,草长得快、长得多,“一亩地的产量可以供养两头牛,其他地方可能需要40亩地才供得起一头牛。”短短几句,就道出了当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底气。
从只想“养家糊口”到努力“发家致富”,跟着钱包一起鼓起来的,就是村民们脱贫攻坚的信心。
六天的采访,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广西“贷牛还牛”模式给山区人民带来的福祉和希望。我们相信,八桂大地的小康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责编:曾帆、史雅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