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县:创“旗牌星”启智扶志  聚“村户人”脱贫动力

杨赛君 刘凡 李希蒙

2020年09月10日08:36  来源:人民网

村创旗、户创牌、人创星,从基层党组织到党员再到普通群众,人人都有参与感,上下一心拧成绳。在安徽宿州市泗县,干部群众争创“旗牌星”,干事有了目标,追赶有了榜样,评比有了标准,奖赏多了动力。

安徽泗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泗县县委聚焦在激发干群内生动力上,组织创新实施“村创旗、以旗定位”、“户创牌、以牌定绩”、“人创星、以星定酬”,构建起了精准扶贫的联动机制。2017年度至2019年度,泗县在安徽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三年位列第一方阵前列。2019年4月,经安徽省政府批复,泗县高质量脱贫摘帽。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脱贫攻坚经验总结试点县。

“村创旗、以旗定位”

打造脱贫攻坚政治引擎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泗县是点燃皖东北星星之火的革命摇篮,曾建立宿州市第一个党组织,如何筑牢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泗县围绕脱贫攻坚、环境改善、乡风文明、信访维稳、基层党建五大重点任务,在全县开展“五面红旗”村争创活动。

在泗县大庄镇曙光村,墙上的五面红旗鲜艳夺目,“曙光村已连续两年被评为四星级以上村,基层党组织焕发生机。”大庄镇党委书记赵光勇介绍,近年来曙光村以争创五面红旗、实施五牌联动为总揽,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曙光村小宋梨园里,梨子进入采摘期,道路两边,黄澄澄的梨子令人垂涎。在村里走一遭,房前屋后种满了石榴、苹果、梨树等,既装点了环境,又鼓了村民腰包。2019年,村里的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大关。

泗县曙光村小宋梨园的梨树上已挂满等待采摘的果实 李希蒙摄

在草沟镇秦桥村,金丝绞瓜已成为老百姓口中的“黄金瓜”、“致富瓜”。

秦桥村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有种植金丝绞瓜的传统,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面积小、品种老、产量低,不成规模。如何扭转单打独斗局面,打造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考察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决定利用传统种植优势,发展金丝绞瓜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

2019年,秦桥村金丝绞瓜基地喜获丰收,总产值近500万元,带动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20余人,其中贫困户15户,人均增收4000多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2020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100亩,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8万元左右。伴随产业的发展,村里建造了扶贫冷库,打造金丝绞瓜全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凉拌金丝绞瓜制作过程 李希蒙摄

集体经济壮大了,村里有钱了,也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如今的秦桥村,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鲜明、乡风文明繁荣、农民生活富裕,到处散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

为了照顾村里生活困难的老人,秦桥村里还专门建设10间老年房低价出租给他们。五保户秦德华老人感动地说:“真是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村里的干部是真心为咱老百姓办事啊。”

泗县将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五面红旗”村建设的根本立足点,积极发展扶贫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2014年,全县85%的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空白,自身“造血”功能不足,2018年全面消灭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2019年全县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的村达96个,超50万元的村16个,占比居宿州市第一。全县三大革命与美丽乡村建设均居皖北第一、全省前列。

泗县还建立“五面红旗”激励机制,确保干有所为,28名贫困户人员成为村“两委”干部。大力推进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三职合一”,目前全县“三职合一”村级党组织书记52名,65个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均为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1482户贫困群众,成为基层党组织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户创牌、以牌定绩”

凝聚脱贫攻坚干事创业合力

90后大学生孙远贺皮肤黝黑,他现在是曙光村党总支委员、青年书记、扶贫总专干,也是村里的先锋模范党员。

孙远贺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大学毕业后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2017年10月,他投资60多万元,建设温室蔬菜大棚,种植桃子、莴苣和西瓜,年收入20多万元。在孙远贺的带动下,村里的多个贫困户也走上了蔬菜大棚种植的致富路。

泗县曙光村扶贫专干孙远贺为村民孙勇讲解莴苣种植知识 李希蒙摄

泗县开展“党员先锋示范户”争创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家、协会带头人、产业富裕户、党员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党员一带三、致富路子宽”“党员两帮一、一年奔小康”等活动,通过田间手把手教、上门面对面讲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以来,累计350名党员被评为“带富先锋户”,2054名党员被评为“致富先锋户”,1.5万余名党员为贫困户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服务,2万余名贫困户致富增收。

此外,泗县还大力发展“双培双带”扶贫基地建设,培育发展壮大扶贫产业。近年来,形成了以山芋、草莓、蔬菜、火龙果等多种特色产业为主的南北两条“产业扶贫示范带”,“百果园、花世界、绿泗州”工程稳步推进,168个行政村特色产业实现100%全覆盖,65个贫困村全部建成特色种养业扶贫示范基地,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30个、千亩产业示范园16个,累计带动贫困户2.1万户,户均增收8000元。

香软的白米饭,红烧肉,青菜嫩豆腐、西红柿鸡蛋汤,午饭时间,大庄镇养老院内离好远就能闻到饭香,老人们在食堂里,一边聊天一边吃饭,“做梦都没想到,老了能有这样的条件,简直太幸福了。”70多岁的肖元东老人感慨道。

泗县争创“养老托残医疗服务示范牌”,为破解兜底脱贫困境增添信心。创造性地推行泗县“三合一”、“五合一”及村级日间照料服务站(“幸福食堂”)运营模式,把农村众多家庭劳动力从照顾五保、重残、独居老人中解放出来。目前,全县集中供养总人数为1065人,破解兜底创新显成效。

“人创星、以星定酬”

激发脱贫主体的内生动力

孙勇和妻子牛海桃都是残疾人,家中还要养育两个孩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穷志不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孙勇夫妻俩一直都在琢磨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从给村里打井到养殖鹌鹑销售鹌鹑蛋再到跟着村里的致富能手孙远贺种植蔬菜大棚,孙勇一家摘下贫困户的帽子,走上了小康路。

“大棚里种一季莴笋一季西瓜,我还流转了48亩地种风景树和板栗、南瓜,收成不错。”孙勇笑着说,现在脱贫了,在村里腰杆也直了,现在他还腾出时间来把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无偿提供给大家。在他的带动下,已有3户农户相继建起了蔬菜大棚,发展无公害蔬菜,都得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钱包鼓了日子好了,村里还把孙勇家的危房进行了改造,他家被评为十星文明户。

近年来,泗县以星定绩鼓干劲,锻造驻村帮扶“骨干班”。选派409名县直机关干部驻村下沉一线,组建239个工作专班挺进扶贫一线。同时坚持挖掘本土力量,从乡贤志愿者、农村致富能手、优秀返乡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中选配1822名扶贫小组长参与村级扶贫工作,有224名贫困户成为扶贫小组长,打造了一支“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泗县坚持把“五面红旗”评选结果与村干部奖励绩效挂钩,与提拔使用挂钩,8名五面红旗村党组织书记选任或挂任乡镇党委委员,享受乡副科级待遇,注重激励奖励,设立百万元专项奖励,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年薪可达10万元,激发扶贫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实施“旗牌星”联动新机制以来,泗县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全县贫困家庭子女考取大学学历以上2422人,考取机关事业单位116人,887户贫困户被评为道德模范或文明示范户,262名贫困户成为致富带头人,辐射带动1238户贫困群众,干部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坚定有力。

(责编:崔競文、史雅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