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走进云南

科技扶贫让小院子有了大作为

赵晶 孙阳 高亚永

2020年09月03日18:32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中国工程院澜沧扶贫科技小院(贾翔 摄)

在云南省澜沧县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的村头,有这样一座二层小楼。楼下有间教室,楼上是两间宿舍和一个小会议室。2015年,澜沧成为中国工程院的结对帮扶脱贫对象后,蒿枝坝村就成为中国工程院的精准扶贫点,每年吸引40多名院士、近百人次专家进村开展科技扶贫,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小院”。

作为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澜沧属于典型的直过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村民们沿袭着“守山望山、靠天吃饭”的耕种方式。

中国工程院派驻云山村的第一书记何朝辉(贾翔 摄)

“以前村里冬季的田是闲着的,大家不知道该种什么。”中国工程院派驻云山村的第一书记何朝辉说,朱有勇院士带着他的团队来到澜沧,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水等自然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确定这里具备发展冬季马铃薯的成熟条件。

村民过去不知道洋芋种薯还有休眠期,切块后就等着全部发芽进行种植,有的甚至不切块、直接将洋芋放在地里,导致部分种薯带病种植,影响外观和产量。朱有勇意识到,只有把人才培养起来,才能形成对产业的支撑。

因此,朱有勇团队首开“院士为农民办班”先河,通过院士专家技能扶贫班,带领学员到田间地头、禽畜圈旁边教边做、边做边学,为澜沧培养了大批新型农民和致富带头人。

林下三七种植技术则是这支团队的另一项重要科技成果。朱有勇院士的学生、云南农业大学刘红斌介绍说,三七是山林中的珍贵中药材,但大田种植三七有致命的难题,一片土地一旦种了一次三七,10-15年内都不能再次种植三七。与此同时,为了让防止病虫和快速成长,肥料和农药也必不可少,这既造成了地力的损失,三七的品质也大大降低。

林下三七种植(贾翔 摄)

朱有勇团队在研究中发现,思茅松松针的化合物,对三七的病原体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2016年,朱有勇先是在澜沧种了5亩三七作为试验田,试验很快得到了正向的反馈,不用打农药、不用化肥,也不会破坏耕地,实现了“林下三七”大规模种植。

何朝辉介绍,朱院士还同时为引进来的几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其推广模式是院士专家出技术、出标准,农民出林地、出劳力,企业出资金、出市场。按相关规定,企业无偿享有了林下三七的技术,应拿出利润的15%交给技术提供方,但朱有勇要求企业把这15%的技术转让费都返还给出租林地的农户。据初步估算,农户每出租1亩林地,可收获四五千元的技术转让费。

据了解,竹塘乡现种植林下有机三七达4400亩,辐射带动了全乡近一半贫困户增收。去年,该乡1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3500元增至8079元。

如今,科技扶贫的星星之火,点亮了澜沧的村村寨寨。“产业+技能”的科技扶贫“澜沧模式”应运而生并示范推广,在青山绿水间走出了科技扶贫的新路子。

(责编:赵晶、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