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上海篇

“杨浦小囡”的城市乡愁

董志雯 葛俊俊

2020年09月02日10:57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碧空如洗、江鸥振翅、浪花奔涌,巨大的老厂房、高耸的塔吊……漫步上海杨浦滨江,不时传来欢声笑语。一对老夫妻走在步道上细数往昔:“这是老早我们每天上班的地方,看呀,老厂子就在那边……”

上海杨浦,百余年前,曾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位于杨树浦路830号的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杨树浦水厂,让上海人在全国率先喝上了自来水。位于杨树浦路468号的上海船厂西厂,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国产半潜式钻井平台“勘探三号”、中国第一艘出口万吨轮“绍兴号”、中国第一台随船出口的低速船用柴油机……

杨浦拥有中心城区最长的15.5公里滨江岸线,是“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2017年10月,杨浦大桥以西2.8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2019年9月,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

长坞闻笛、江鸥点点,8月的杨浦滨江宛如一幅绿色、活力、舒适、人文的江岸画卷,铺陈在人们的眼前。

杨浦滨江一隅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我出生在黄浦江畔,但小时候根本看不到江。”杨浦滨江公司规划土地部首席工程师徐进和很多老杨浦人的记忆一样,之前对杨浦滨江的最大感受就是“近江不见江”。

还江于民,是无数上海市民共同的梦想。“以前,我坐在陆家嘴滨江的木质平台上,向往着能成为杨浦滨江开发建设的一员。”2013年底,得知杨浦滨江开发的消息,徐进立刻投简历加入杨浦滨江开发建设。

思绪回到2015年,杨浦滨江550米示范段开始规划设计。徐进解释,示范段,就相当于在建一片“森林”之前先拿出一个“盆景”。在此之前,滨江示范段曾经做过多轮方案,但没有过多考虑工业遗存的保留。

“留住历史遗存,就是守护上海的城市记忆。”那年夏天,徐进和设计师团队每天冒着高温、顶着烈日沿江边反复进行踏勘,足迹踏遍杨浦滨江每一寸土地。“就想把能找到的历史遗存一点一滴挖掘出来,保留下来。”

不远处,来自江浦路街道的李阿姨和邻居们坐在“共生构架”水池边的“石笼凳”上聊天。每天一早一晚来滨江走走,已经成了他们铁打不动的习惯。“江风吹吹老适意!”

杨浦滨江与浦东相隔一江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每当此时,徐进就打心眼儿地开心。“这里原先是上海电站辅机厂东厂的一座单层仓库,按照最初的方案计划只保留外表面。”当徐进和团队把屋顶掀开那一刻,看到内墙上老厂房几经修复的痕迹仍清晰可见,外墙的爬山虎与墙壁共存共生,再听曾在此上班的退休工人说起每次工厂大修的故事,在场的人就知道这些墙面和爬山虎,都是他们曾经的记忆。规划团队当即达成共识,不但要把内外两个墙面保存下来,还要尽量保留墙面上的爬山虎,并给这座构筑物取名为“共生构架”。

边走边看,徐进娓娓道来。“石笼凳”则是当时和工人一起用厂房里撬出的混凝土块堆砌的。“草甸上的植物搭配,是团队试验种植了30多种苗木,经历从播种到发芽2个多月漫长等待后培育出来的成果。”

城市因人而生,因人而兴。“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标识前,总是可以看到许多拍照的游客和市民。

今年1月27日,上海市杨浦滨江综合开发管理指挥部正式成立。上半年,杨浦滨江推进了大桥公园、技能博物馆和电站辅机厂东厂党群服务站的设计优化。公共空间的改造,不再是简单地把老房子拆掉,把楼建起来,把企业引进来,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建设以人为本的软硬件设施,提高市民的参与度,从细节处体现人性和温度。

7月29日,由杨浦滨江30余家企业、社会组织、事业单位等共同发起举办的上海市杨浦区滨江治理联合会正式揭牌成立,联合会将围绕滨江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综合服务等领域开展定期研讨议事,探索建立区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从小生活在杨浦,长大后又亲身参与杨浦滨江建设。在徐进这位土生土长的“杨浦小囡”心里,最大的幸福,便是看着黄浦江两岸一点点在变化,能成为上海城市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一位父亲带着孩子漫步杨浦滨江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而今,摄影爱好者、时尚一族、情侣、运动达人、老人、小孩们……他们或沿江漫步,或嬉笑玩耍,感受着属于自己的闲适生活,杨浦滨江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呵护,让人在城市也能“诗意地栖居”。

(责编:史雅乔、庄红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