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上海篇
泛舟“水库” 颜值与产值齐飞
2020年09月01日10:31 来源:人民网-扶贫频道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渔歌荡漾……这,恐怕是很多人对江南景致的最初记忆。当记者来到上海市金山区水库村时,刹那间仿佛回到了“梦里水乡”——这是一座被小河环绕着的村庄,甚至还有7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水库村”果然名副其实。
然而,如今看上去如水彩画般的水库村,回溯几年前却还是另一幅模样。水库村村委会主任周继光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坐拥众多自然资源的水库村,因为偏僻闭塞,长期顶着“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农户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常会出现有种无收的艰难局面。后来,水库村由种植业转向养殖业,村域内水产养殖迅速发展,养殖面积2000余亩,养殖户达200户,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养殖每亩收益2000元,人均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然而,村域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户缺乏先进科学养殖技能。
数十年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水库村打破了长期以来横亘在村民面前的“贫困坚石”。
2017年,水库村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启动郊野公园建设项目,同步实施村域道路提档升级改造……同年,水库村又获得“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2018年,水库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被列为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之一。
谈到水库村的变化,周继光越说越起劲,“水库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水为重要支点,着手打造有颜值、有产值、更有气质的江南‘水乡综合体’。‘水乡综合体’将成为水库村一张崭新的名片。”
2019年,水库村(淡水养殖)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水库村村民的房屋依水而建,且家家有庭院。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如今的水库村,早已是颜值与产值齐飞。记者来到沈家宅,村民的幸福指数可谓尽收眼底,每户都是三层小楼,而且家家有庭院。以前,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宅后多是鸡鸭棚,并且生活污水直通宅后的水庄环河;现在,沈家宅作为乡村振兴首个改造宅基,宅前屋后一片片规划整齐的“微田园”,既可供村民种植蔬菜,又不失为一道道景观小品。
2020年8月的上海连日高温,沈家宅的门前有一口水井,压出来的井水很凉,水库村两委委员贾笑春介绍说:“我们在宅基改造中也注意留住乡愁,这里的百姓习惯了使用水井,所以改造中我们进行了保留,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也将口井变成了压水井。这里的村民瓜果蔬菜基本都是自给自足,有些老人‘种不动地’或有些年轻人不会种地的,会将土地承包出去,给一些有能力的大农户统一经营,这样一年一亩的土地流转费就有924元。”
游船从水库村的中心河划过。人民网 王文娟摄
泛舟游船,在水库村的中心河,一位村民正在捉河蚌,时而也会有鱼儿跃起,贾笑春介绍,目前,水库村已打造出26条“清洁小流域示范”河道,拆除河中围网33条段,共49个,村域水系面貌得到了明显提升,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以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水库村找对了发展路子,以乡村旅游为杠杆,逐步形成以“水+休闲观光旅游”为主题的休闲乡村旅游模式。
盛夏时节,面积50余亩的藕遇公园里,荷花竞相开放。撑着太阳伞的游客驻足在由栈道连接的亲水平台上拍照合影。“带着孩子一同过来观赏盛开的荷花、河中的游鱼,体验水上游乐项目……还可以参与捕鱼等活动,感受渔民的乐趣。”游客王女士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夏日的荷花在藕遇公园里绽放。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藕遇公园是在原有藕塘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分为湿地多样体验区、田园观光体验区、南路口特色花海区等不同功能区。公园里的尚品书院更成为市民的打卡景点。
这些特色的景观源于水库村在发展过程中重视规划先行,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党委书记陈立俊说:“水库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导入乡村规划师的概念,从整个郊野公园的规划到单个项目的设计,由乡村规划师全程介入。”
产业融合发展,让陈立俊对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充满了信心,“整个水库村作为漕泾郊野公园的核心区,逐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这样很多村民原有的宅基地的房屋,都可以作为农家乐或民宿开发出来,这部分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相信我们的农村会更美,农业会更强,农民会更富。”
(责编:史雅乔、杜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