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重庆篇
大山大水孕产业 生态为先奔小康
2020年08月25日00:01 来源:人民网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夏日雨后,长江重庆忠县段被云雾笼罩,水托云,云绕山,山依水,长江、橘山与云雾浑然一体,蔚为壮观。位于忠县涂井乡友谊村的三峡橘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几名身着朴素的农民穿行其中锄草施肥,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200余公里外的大巴山南麓,有着占地2.1万亩木香产业基地的开州区关面乡泉秀村,铺满山坡的木香长势喜人。再过两个月,这里又将迎来集中收获的季节。
位于忠县涂井乡友谊村的三峡橘海。蒋大琼摄
重庆,既有大山又有大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这里老百姓们祖祖辈辈坚守的生存方式。近日,“大道康庄——人民网全媒体调研行”团队深入重庆市忠县、开州区等地调研发现,在长江边、深山里,老百姓们在当地各级干部的带领下,正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康庄大道在他们的脚下越走越宽。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
因地制宜,增收渠道宽起来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兴,则乡村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
一江清水,两岸青山。走进长江之畔的忠县友谊村,登上村里制高点的观景台极目远眺,在云雾的笼罩下只见橘林似海延向远方。
中国是世界柑橘原产国,忠县所处的三峡库区是世界公认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之一。1200多年前,诗圣杜甫游览忠州(现忠县)大禹古庙后,曾挥笔写下“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的诗句。当前,忠县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形成早中晚熟配套的品种体系,确保了四季均有鲜果批量上市,也实现了生态资源保护和农民致富增收的“双赢”。
但这里不只有柑橘。笋竹、脆桃、无花果、莲藕、土鸡……这些年,一大批种养殖产业在田间地头“落地深根”。
今年55岁的周玉明,家住忠县马灌镇高桥村。由于村庄地理位置偏僻,且没有产业支撑,外出务工的村民超过半数。2012年,周玉明腿部受伤后再也无法外出,日子越过越拮据。
周玉明(左)与驻村干部交流养鸡经验。忠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你家房屋背靠林地,为啥子不搞林下养鸡?”扶贫干部的一句话,让周玉明有了试一试的想法。扎篱笆、搭鸡棚……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养鸡场地很快就准备妥当。受益于扶贫政策,第一批养下的40只鸡苗他自己没有花一分钱。
眼瞅着鸡一天天长大,怎么卖出去又难倒了周玉明。上门走访的扶贫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回去之后在朋友圈当起了“代购”做起了“微商”,很快40只鸡全部被预定。第一批土鸡的出笼给他带来了2000多元的收入,这让周玉明信心倍增。从几十只到几百只,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不仅让他摘了贫困户的帽子,家中也开始有点积蓄。
去年底,周玉明认真将房屋粉刷了一番,儿子周代平还购置了一台小轿车。今年4月,周玉明将土鸡规模扩大至2000只,儿子也不再外出务工,专心在家养鸡。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收入至少有15万元。”周代平笑着说,在家养鸡比在外打工赚得还多,“我家养的鸡,名气已经出去了,明年我准备扩大规模到5000只。”
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在开州区关面乡泉秀村,因海拔、气候、土壤适宜,这里种植了2.1万亩木香,当地也被称为“中国木香第一村”。
因木香产业基地最后一截道路正在硬化,张可云和老伴需步行至乘车区域下山。刘政宁摄
见到69岁的张可云,是在前往七里坪木香产业基地的半山腰。由于基地道路正在硬化,坐车加步行,登上这座山,记者花了近3个小时。即便山高谷深坡陡,和张可云一样的在山下买了房的数百名农户每年仍有大部分时间待在山上。
因为大山就是他们的“土地银行”,这里有他们埋下的“宝藏”。张可云家种有木香100余亩,春季和秋季为收获时间,其余时间主要用于锄草管护。每年地里能产木香2万余斤,可带来收益10余万元。
“关面木香药疙瘩,远近闻名人人夸。”张可云乐呵呵地说,“目前行情还不是最好的,年初的时候快30块钱一斤,所以现在挖得不多。不过药材在土里,就像钱存在银行,我们的底气足得很。”
现在的关面乡发展以木香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一举闻名全国,所有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全面消除了“空壳村”,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826元,较2014年增长了2倍。
村民变股民 农民变工人
利益联结,农村经济活起来
产业要想走得好、走得远,光靠老百姓还不行。让市场主体参与进来,是一个重要方式。
7月的三峡橘海,枝头挂满了青色的果实。拾阶而上,穿行其中,可见三三两两的农户一边锄草,一边捡拾落在地上的青果。
“青果晒干后,就是中药枳实,价钱卖得还不错呢。”看到记者不解,一旁的忠县涂井乡党委书记邓君解释。
通过引进企业规模化打造,三峡橘海目前已种植柑橘5800亩。村里农户除了能获得土地流转金外,还能在园区务工带来收益。
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一景。聂治彬摄
“园区常年有300余名农户参与管护工作,几乎全部来自园区所在的友谊村。”邓君说,“通过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村民每年户均通过园区获得的收入在3万元以上。”
54岁的张义明正是受益者之一。每年的六七月是他最为忙碌的时候——专门收购农户们晒干的枳实。以前收破烂,现在收枳实,挣得多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干净多了。“我在园区做清洁,每个月还另有1700元的工资呢。”倚着门,张义明笑得合不拢嘴。
除了在规模化产业基地务工获得收益外,远在深山种植柑橘的农户,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从产业中受益。这是因为,忠县不断打造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再到皮渣资源化利用的完整产业链。
生产线对榨汁前的柑橘进行清洗。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供图
每年,大量的柑橘被收购后,会运至位于忠县新立镇的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车间。清洗、分级、榨汁……在这里,新鲜柑橘在生产线上变成为橙汁,存入密封袋冷藏。之后,它们将在国内各大城市销售,也会出现在日本、韩国等海外消费者的餐桌上。
除了橙汁,忠县围绕柑橘,还逐步建立起了包括橘皮甙、有机肥、精油、果酒在内的十余类产品,进一步拓展柑橘全产业链。
“将柑橘‘榨干吃尽’产业链的背后,受益的不仅仅是企业,还有与之紧密相关的老百姓。”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郑传群表示。
不止忠县,针对如何激发农户内生动力、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来进一步激活农村产业经济等方面,重庆各区县都做了积极的探索。
在潼南区宝龙镇严寨村,当地通过采取“经济联合社+农户+市场”的模式,对接市农科院、重庆科光种苗公司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并由村集体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品牌和市场销售,对接联系收购商保底收购,让村民在家门口成为生产工人。
针对无劳动力有意愿发展农业产业的贫困户,璧山区则鼓励其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房屋联营、产品代销、生产托管服务等方式参与扶贫产业发展。目前,璧山共有1587户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分享产业发展收益,持续增收奔小康。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农旅融合,百姓日子美起来
广阔农村,大有可为。有人就会有消费,有消费也就有收益。对于老百姓来说,产品卖出去和游客能进来同样重要。
今年初,对外发布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在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上,重庆将探索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产业融合新机制,培育创建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县、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
位于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内的三斗丘农家乐。毛幼平摄
临近中午,丁钱芬和伙计们在“三斗丘农家乐”的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去年5月,在上海从事餐饮行业近10年的她,毅然回到忠县老家,并在新立镇桂花村开起了农家乐。“这里空气好、景色佳,又方便照顾小孩,游客越来越多,农家乐的生意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您这底气从哪儿来啊?”
“大树底下好乘凉嘛!”
丁钱芬说的这棵大树就是家门口的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
“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是全国首批18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之一,也是长江三峡库区和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牟其林介绍,项目总规划面积18.6平方公里,涉及2个镇10个村(社区)。
“目前正积极拓展园区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就业增收等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牟其林说:“城里游客来了住万亩橘海里的民宿,早晨能在马拉松廊道上跑步,傍晚能在慢行步道上散步,既可以采摘新鲜柑橘,也可以在柑橘品种博览园观赏大如西瓜、小如金豆的数百个柑橘品种,再在橘艺手工坊亲手榨出一杯橙汁,美得很呢!”
雨后,阳光透过云层倾泻而下,新立镇双柏村的工人们,正在给邹家院子的房屋墙面彩绘。作为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邹家院子是当地打造的集旅游观光、农事体验、柑橘采摘为一体的特色民宿院落。今年底建成投用后,可同时容纳200余名游客,解决附近居民20余人长期务工。
按照规划,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实现综合总产值35.5亿元,直接间接带动农民就业1万人,将成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马灌镇倒灌社区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按统一风格打造,环境整洁、优美。曹昆摄
家门口就业,在重庆农村已是常态。今年6月,47岁的胡秀芹一家从山里搬到了马灌镇倒灌社区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安居才能乐业——得益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放下锄头的胡秀芹,拿起扫帚在景区做起了清洁工,挣起了固定工资。
“现在吃穿都不愁,邻居又都住的很近,只要不下雨,我们就去广场上跳坝坝舞。”邻里间的互动多了,让本就乐观的胡秀芹笑脸也更多了,更让她满意的是,8岁的儿子从新家走路去上学,现在只需3分钟,“以前要走半个多钟头,现在真的是方便多了,担心少了,等娃跟他姐一样上了大学,我们老两口就更幸福了!”
今年2月22日,随着最后4个县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重庆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和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山城大地正被好山好水好生态激活发展新潜能,一幅田园山水、自然与人、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画面,已在原乡巴渝徐徐展开。
(责编: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