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天12万 赵文科:“这在过去哪敢想”
2020年08月03日14:20 来源:人民网
东至沟村生态旅游一景。人民视频 陈安阳摄
“50多天总收入12万元,过去怎么敢想嘛!”操着一口乡音,赵文科一边说一边比划,嘴角快咧到颧骨上。
赵文科今年38岁,是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2015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二老重度残疾,再加上俩娃,赵文科农闲时就去西宁打零工补贴家用,但一天150元的收入实在杯水车薪。
2015年,父亲生病需要1000元住院费,拿不出这个钱,赵文科在医院急得哭。“最后是老乡们凑的钱。现在日子好了,父亲却不在了。”2019年,赵文科的父亲去世,往事一勾连,赵文科揉红了眼。
2016年,村里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赵文科分到了2亩当归苗,“苗子拿回来就种到了山上。”他有自己的“小九九”:“谁知道能不能长出来,谁知道市场又是个啥情况?山下的好地我还留着种菜呢!”
要不是亲手把地里的当归换成了手里的1万块钱,赵文科依然“缓不过神儿”来:加上平日里贩菜的收入,赵文科当年就脱贫了。
赵文科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人民视频 陈安阳摄
如果说脱贫这第一步,是赵文科“误打误撞”踩上了点儿,那这第二步致富,赵文科靠的是独到眼光。
尝到了种植当归的甜头,赵文科也不外出务工了,一门心思琢磨种植当归。2017年,有了本钱的赵文科投资种植7亩当归,年底创收48000余元。2018年,赵文科组织村里的贫困户成立大通屯田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当归种植面积扩大到30余亩,“想带大家一起致富。”
仗着这份“家底儿”,2018年,赵文科拧着媳妇儿,贷款8万元(含5万政策性无息贷款)开起了农家乐。媳妇儿怕经营不好、还不上贷款,可赵文科有自己的想法:这两年,不管省内还是省外的游客,村里的生态旅游如火如荼,来来往往游客那么多——谁不得吃口饭?
要不说他眼光独到,农家乐运行第一年,赵文科就还上了贷款,还给聘请的3个帮厨每人增加了18000元收入,这第二步致富,还给他走出个“致富带头人”。
2019年,赵文科的农家乐50天总收入12万元,最高的一天卖了7000元,赵文科直感慨:“这在过去哪敢想啊!”他打了一个比方,以前自己像掉到了坑里,是党的好政策和村里的好干部“拉了他一大把”,“党的恩情永远记在心里”,赵文科红了眼圈。
国琴农家院。人民视频 陈安阳摄
“菜价不贵吧?”
“不贵。也都是统一的,哪家都一样。咱不干宰客坑人的事儿!”赵文科赶忙说到。
“你这脱贫了、致富了,第三步该奔小康了吧?”
“对,和老乡们一起!省里说了,即使脱贫了也得‘补补针、点点睛’巩固脱贫效果。当归不能连续种,我们正盘算种点别的,要生态的、高产出的。”
“你这农家乐咋办啊?”
“主要靠媳妇儿和帮厨。”
“她现在没有意见了吧?”
“哈哈哈!‘国琴农家院’——她的名儿,她是老板,我得找她领工资!”
(责编:韦衍行、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