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华山之路,树津门之屏 为京津冀造一叶736平方公里绿肺

王鑫 郑紫豪 崔新耀 陶建 唐心怡

2020年07月23日20:17  来源:人民网

叶春宏嫁到天津市津南区前进村已经20多年了,两排相对而立的平房也一直住了20多年。她的娘家在河北承德坝上草原。那里的夏天,草场就像一张巨大的绿毯向地平线铺开,各色各样的野花漫山遍野地竞相开放。一到这时候,叶春宏就有些想家,因为天津没有这些,“除了房子就是房子”,没意思得很。

前进村村支书张国娟说,这个村曾经是一个让人发愁的地方。叶春宏家屋后就有个大垃圾坑,家家户户都提着垃圾桶一倒了之。垃圾堆积如山,空气臭不可闻。村里基本没有树,道路也没有硬化,真是“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脚泥”。

736平方公里!新一线城市亮出了“大手笔”

时间来到了2017年,前进村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准确来说,是前进村所在的整个津南区乃至津南附近的其他四个区都迎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一年的5月,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

这道绿色屏障要建有多大呢?736平方公里,相当于天津中心城区的两倍,比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还多了14平方公里。2018年5月,天津市人大出台《关于加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决定》,同时天津市制定《双城中间规划管控和实施方案》。天津市将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736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规划管控,实施分级管理,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田则田、宜水则水的原则,建设展现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呈现“大水、大绿、成林、成片”景观的“双城生态屏障、津沽绿色之洲”。屏障区涉及天津5个行政区:滨海新区、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宁河区。其中,总面积387.84平方公里的津南区,有330平方公里、即全区的85%以上划入了绿色屏障区。另外,绿色屏障区分三级管控,在最严格的一级管控区内,除生态保护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重大民生保障工程、营造人可接近的环境景观和绿道等附属设施外,禁止一切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全市449.5平方公里的一级管控区,津南独占了205平方公里,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主战场”。

天津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示意图 津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供图

要高质量小康 还是继续“摊大饼”?

“津南区位于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72公里长的海河有32公里流经津南,在海河和天津大道之间大约32平方公里的土地,曾经是城市发展用地。如果在中心城区到滨海新区之间沿着“摊大饼”扩张方式,无序开发建设,生态环境会遭受严重冲击,更不堪重负。”津南区区委书记刘惠向记者描述当时情况。

多年来,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如同乌云一般始终萦绕在三省市的上空。天津生态底子薄,本地水源严重不足,森林覆盖率低,涵养水分和净化空气能力弱。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2017年,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天津市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天津市2016年二氧化氮浓度大幅上升,2017年一季度PM2.5浓度同比上升27.5%,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实现高质量小康,还是继续“摊大饼”舒服下去?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抉择中,天津市委市政府选择了一条“华山之路”。2018年8月23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在津南区召开现场办公会。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强调,绿色发展不是放弃发展、停止发展,而是坚持绿色优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既是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的“华山之路”,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绿色屏障建设的一开始,天津市委市政府便将起步区定在了海河边,“当时任务下达了,起步区就是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7710亩地。”刘惠说,“市委市政府就是要通过这个起步区表达态度:我们就是要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真正的‘金山银山’。”

在寸土寸金的直辖市城区划出这么大一块区域,只能种草种树种田,不能开发建设,别说旁人感到惊讶,一开始津南区自己的干部也不理解。要落实这个史无前例的发展规划,统一思想是首要。津南区全区上下开展了集中两个月的大讨论,刘惠回忆说,“只是党员干部统一思想还不行,关键这也是一项民心工程,要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让群众知道,让群众支持,让群众参与。两个月以后,干部群众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全身心投入到起步区建设中,2018年顺利地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两城夹绿 天津有了发展新底色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如今的绿色屏障起步区,已经是满眼浓绿,花海在绿树下无尽绵延,数不尽的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耳边没有车流如织的喧嚣,只有鸟雀蜂虫的吵闹。2018年和2019年,津南区植树造林3.12万亩,今年确保完成2.575万亩绿化造林任务,再加上原有的绿地面积,到今年年底,津南区的造林绿化面积合计将超过6万亩。

津南绿色生态屏障咸水沽湾 津南区宣传部供图

俯瞰津南 津南区宣传部供图

除了绿色生态屏障的建设,屏障区内开始发展绿色产业,增量产业项目,由天津市的六个委局严格把关,要求企业必须达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存量产业则持续推进散乱污治理,在这个过程中,光津南一区就有2000余家“小散乱污”企业被关停;保留下来的,必须进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时间没有亏待天津。

近年来,天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好转,PM2.5年均浓度不断下降,水质得到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从2016年的一般提升到2018年的良好。

2019年,津南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步伐加快,华录未来科技园、华海清科、海尔5G互联工厂、阿里云创新中心、海棠众创大街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聚区迅速崛起,成为了津南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标杆。

刘惠说,“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咱们的老百姓都请到生态屏障来,向群众汇报,让他们走走看看,落实市委这一决策两年来取得的初步成果。群众满意了,享受到生态文明的成果了,才能更好地爱护保护生态成果。”

臭水坑变大荷塘 村庄上演“变形记”

身处一级管控区内的前进村也尝到了生态红利的甜头。

如今,叶春宏屋后的垃圾坑早已不见了,村里从主路到里巷胡同也都全面硬化。各家各户房前屋后都栽了花种了树,村民屋外的围墙上画了手绘。之前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把村民手里的闲散耕地集中起来,种了500多亩的小站稻。如今,临近稻田的臭水坑迎来“新生”,村里把水坑挖深扩宽,引入清水,种满了荷花,修了木栈桥,还在池中央立起了三架水车。夏天一到,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分外好看;荷塘、稻田里还撒了蟹苗,蟹养肥了,就让人过来钓蟹。夏有风荷,秋有膏蟹,趣味横生。

前进村荷塘景观 崔新耀摄

前进村荷塘景观 崔新耀摄

因为管控,村里很多不达标、重污染的小作坊、小企业被关停了,一部分村民的生计一时成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前进村就帮助有能力的村民分散到周边就业,同时,在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上再吸纳一部分村民。村支书张国娟说,“村里正在壮大旅游产业,希望能帮助村里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

前进村现在很有人气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外地人在周末来到这里,村里的稻田荷塘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叶春宏说,“这些人围着村里的荷塘啊稻田啊一直拍,发抖音,发快手,到了饭点也不去大饭店,就喜欢到家里来吃农家菜。”也正是因为这样,有经营头脑的叶春宏就在自己家开起了农家院。

叶春宏说,有机会她一定要到生态屏障起步区那儿去走走,跟自己的家乡比一比看哪里更美。 

(责编:崔競文、史雅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