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梅江攀桂坊:千年文脈傳承不息

肖錕

2020年12月06日09:06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黃遵憲紀念館。 人民網肖錕 攝

 

“我們這裡每一戶的孩子,全都是大學生。無論生活情況如何,一定要讀書。”日前,人民網走進梅州市梅江區金山街道攀桂坊張家圍,六十多歲的張沖興老人驕傲地說。

攀桂坊毗鄰梅江,水系環繞。雖是方寸之地,卻孕育出近百名科舉才秀及多位頗具影響力的歷史名人,人文之盛冠梅州。千年過去,這裡人文氣息依舊濃厚。

“你看祖堂牆上的告示,上面都是今年張家圍考上大學的孩子。”順著張沖興老人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紅紙上小楷工整地記錄下2020年考上大學的張氏裔孫名單。“隻要是考上大學,我們張家圍都給孩子們獎勵。錢雖然不多,但是告訴孩子們,讀書是有用的。”張沖興老人說。

張氏祖堂懸挂著“文魁”匾額,門前豎立一排排旗杆石。據了解,科舉時代,張家圍曾出過進士2人、舉人20人、廩貢生及秀才不計其數。

如果說教育從古至今都是令張家圍人驕傲的資本,現在又要多加一點:經歷了一系列“微改造”項目建設的張家圍,已成功蛻變為美麗鄉村。

“攀桂坊內有眾多的人文旅游資源,為進一步強化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從2017年開始,梅江區在保留現有景觀資源的基礎上,對張家圍所在的攀桂坊進行全面改造升級。”金山街道社工站副站長侯志高說,“張家圍大變樣了!”

原本破敗不堪的老牆體煥然一新,還增加了主題繪畫﹔曾經臭不可聞的“月亮灣”,現在開滿嬌艷的蓮花。仔細一看,池水清澈得可以見到蓮葉下嬉戲的游魚……

“除了周圍居住環境升級,老百姓的業余生活也更豐富了。”侯志高說,社區組織的各類活動非常受村民歡迎。“這些活動可以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到社區的治理中來,共同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夕陽西下,波光粼粼的池水倒映著滿天的晚霞。沿著池邊,向前走不過幾分鐘,三座氣勢恢宏的客家民居佇立眼前,路邊“黃遵憲紀念館”幾個大字格外顯眼。

黃遵憲曾出任駐日、美、英等國的外交官,足跡遍及五大洲,被譽為“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生於斯,長於斯,他不僅給攀桂坊留下書齋“人境廬”,也把他的思想和詩文注入到攀桂坊的人文血脈之中。

沿著紀念館繼續向前,踱步跨過周溪河上的狀元橋,“東山書院”的牌匾映入眼帘。東山書院始建於1746年。1904年,黃遵憲在此興辦東山初級師范學堂。1913年,葉劍英、馮懋度等師生、鄉賢在這裡創建東山中學。雖不聞昔日書聲琅琅,書院裡參天古木上系著的“金榜題名”紅絲帶仍在迎風飄蕩。

張氏祖堂、黃遵憲紀念館、東山書院……攀桂坊始終保存著濃厚的人文氤氳。據介紹,未來的攀桂坊將依托自身雄厚的文化實力,努力構建全民共享文化社區。

(責編:王宇鵬、張曉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