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和使用好黑龍江省的生態資源非常重要

——專訪東北林業大學教授陳紅

楊光宇、朱紫陽、唐宋、蘇靖剛

2020年09月24日06:53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大道康庄全媒體調研行”黑龍江採訪團有一位隨隊專家——東北林業大學陳紅教授,作為顧問,與我們分享了這一路的調研感受。

品牌農業建設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

陳紅教授表示,在調研過程中,黑龍江的地理標志區域品牌建設讓她感受最深。“五常大米賣遍全國,但如果不參加這次活動,我不會知道五常市物聯網平台對五常大米地理標志採用雙重防偽系統。可以看出政府“搭台”的基礎設施做的非常好,接下來就是如何帶動企業來“唱戲”,讓農戶來參與。”

為什麼要強調地理標志呢?

陳教授介紹說,因為地理標志不是個體發展,而是帶動區域整體發展,通過地理標志帶動區域品牌建設,讓區域整體獲得品牌溢價,區域品牌農業是黑龍江高質量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黑龍江省的大米在全國非常有競爭力,每年的輸出量較大。但由於農產品的同質性,導致好米賣不出好價的現象。陳教授認為,五常大米代表著高品牌價值的產品,湯原縣的好山、好水、好地同樣需要大力宣傳。湯原縣所在的佳木斯地區也在做地理標志,通過這種方式帶動區域整體發展,是未來共同奔向小康的很好路徑。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生態優勢

作為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湯原縣通過精准扶貧,大力發展旅游產業、美麗鄉村建設、農業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協調發展,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陳教授認為,湯原縣不僅要全面脫貧,更要做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的典范。從湯原縣可以看到黑龍江省的一大特色——綠色生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湯原縣體現得非常明顯。

湯原縣不僅可以依靠小興安嶺搞生態旅游,還可以拓展生態旅游產業鏈,深度挖掘和實現生態價值。例如大亮子河國家級森林公園可以再拓展項目,發展森林康養和旅居,靠生態帶動旅游產業,用旅游產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上得去下得來,打通健康扶貧最后一公裡

精准扶貧,最難的是因病致貧、返貧。因為大病、慢性病會損害人的勞動能力。

黑龍江武警總隊醫院通過點面結合、上下結合、線面結合,形成了長效機制。首先是自下而上。他們清楚地了解貧困戶的健康狀況、醫藥需求狀況和當地村醫的技術情況,村醫能為村民解決什麼程度的疾病,需要什麼樣的技術幫扶。

鄉村醫生定期前往黑龍江武警總隊醫院接受技術指導,遇到疑難問題隨時打電話,有專門的醫生為其指導。病人能“上去”,村醫也能“上去”。

還有“自上而下”。醫療隊下去了,人、財、物下去了。野戰醫療車直接開到村子裡,給身患慢性病或需要檢查身體的村民進行血常規、心電、彩超等檢查,將一些相對簡單的疑難雜症就地解決。

扶貧扶智相結合,探索農村留守兒童教育

“我剛進去的時候很擔心這些孩子是為了我們的參觀而去做的這些。”陳紅教授對勝利鄉“追夢課堂”表達了擔憂。

“后來我仔細觀察他們的神態、表情。我問孩子們,你們願意上音樂課嗎?孩子們都說願意。我說你們更願意上啥?一個戴著小眼鏡的男孩子說,‘我更願意上體育課’。於是我又觀察了孩子們的體育課,發現了一個問題,現在的孩子和我們過去是不一樣的,你讓他去作秀,他不一定坐得住,都是長期培養出來的素質,不是演出來的,而是平時真的有這個活動,有老師下鄉去給農村的孩子補齊這些短板。”

陳教授認為,“追夢課堂”的孩子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扮演了紐帶的角色。通過這些孩子反映出他們家裡需要什麼。這樣一來,駐村干部就知道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什麼。反過來,這些孩子可以傳達駐村干部的正能量,駐村干部把正確的做法告訴孩子,讓孩子潛移默化地傳達給家長,去影響和改變家長的行為。這個紐帶既親和又容易,並且是可持續的過程。

陳教授說黑龍江全面奔小康有一個短板是缺人。黑龍江在人口收縮的環境下尋求振興和發展困難重重,各級政府應有所為、有所不為,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先留住人很重要,留住現有人才和青壯年人口﹔另外是怎麼把人才吸引來,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責編: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