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專訪雲南省瀾滄縣委書記楊中興

走出一條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局的“民族直過區”發展路

祝鴻偉 孫陽 趙晶 高亞永 李發興

2020年09月15日16: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近年來,瀾滄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緊扣“脫貧摘帽”這個總體目標,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嚴格對標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著力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和“退得出”的問題,走出了一條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民族直過區”脫貧發展之路。

  為深入宣傳黨中央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全方位反映黨和人民的奮斗實踐,深刻揭示中國道路的光明前景,人民網於7月3日在北京啟動“大道康庄——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近日,採訪團走進雲南,分赴德宏州、普洱市、西雙版納州、曲靖市、昭通市等地進行調研採訪。期間,瀾滄縣委書記楊中興接受了人民網獨家專訪。

  楊中興在專訪中表示,作為民族“直過區”,國家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雲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瀾滄採取了“五個狠抓”,攻克了“五大瓶頸”,走出了一條具有瀾滄特色的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之路,並於2020年4月初順利通過貧困縣退出第三方專項評估檢查,沒有發現漏評和錯退情況,提前一年達到整縣“脫貧摘帽”標准。

  談到民族“直過區”脫貧攻堅的經驗時,楊中興表示,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行動指南﹔堅決兌現小康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庄嚴承諾,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終極目標﹔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提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能力,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証﹔始終堅持精准精細精致的科學方法,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前提﹔注重激發人民群眾的內生動力,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動力源泉。

  以下為專訪內容:

  人民網: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雲南考察調研時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瀾滄縣作為擁有眾多少數民族的縣份,如何精准聚焦、為少數民族脫貧“開良方”?

  楊中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高度重視,作為瀾滄這樣擁有眾多少數民族的縣來說,決不能“缺席”。瀾滄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有拉祜、佤等8個世居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佔全縣總人口的79%,有拉祜、佤、布朗3個“直過民族”,“直過區”少數民族人口達15.6萬人,是全國“直過民族”區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的諄諄教誨,結合瀾滄貧困實際,精准制定工作措施,採取了“五個狠抓”,攻克了“五大瓶頸”,走出了一條具有瀾滄特色的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之路。

  一是狠抓社會治理,攻克了區位性貧困突出問題。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建引領作用,激發廣大干部群眾“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興邊疆”的時代擔當,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強化邊境管控,加強溝通,促進睦鄰友好合作,營造和平共贏良好氛圍。

  二是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攻克了條件性貧困難題。我縣主動作為、超前謀劃,著力破解以住房、飲水、交通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瓶頸制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邁出大步伐。2014年以來對全縣需修繕、重建的62648戶危改戶進行了全覆蓋改造,住房安全得到了保障﹔累計投入資金4.03億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項目1514件,解決了41.27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投入資金26.78億元,實施農村公路基礎設施建設,157個行政村到縣城及所在鄉(鎮)公路全部實現道路硬化。全縣電力保障、廣播電視覆蓋率、網絡寬帶覆蓋率均100%達標。

  三是狠抓科技扶貧,攻克了素質性貧困難題。針對“民族直過區”干部群眾綜合素質偏低的實際,依托中國工程院智力優勢,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共培養了1500余名新型職業農民,2800多名基層技術人員和農民群眾,為瀾滄打造了一支永不離開的科技人才隊伍,全縣各族群眾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升。

  四是狠抓產業結構調整,攻克了結構性貧困難題。我縣結合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理清了“一縣一業”發展思路,提出重點實施全域旅游和民族文化、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綠色工業、現代服務業四大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產業體系不斷健全,經濟發展向好。

  五是狠抓“智志”雙扶,攻克了意識性貧困難題。以“愛心超市”為載體,積極探索以人居環境提升、鄉風文明、自助式幫扶、產業扶貧為主的積分式扶貧激勵長效機制,用積分兌換物品,讓積分參與產業扶貧利潤分成,引導農戶養成好習慣、樹立好風氣、爭當好村民、過上好日子,有效解決了貧困群眾脫貧主體意識淡薄、“等靠要”思想突出等問題。目前,建成“愛心超市”107家,成為了“民族直過區”匯聚社會幫扶力量的中轉站、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的加油站。

  人民網: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壓實責任、鞏固成果、提升質量,瀾滄縣持續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提升行動。這次行動進度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經驗?

  楊中興:今年以來,我縣緊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根據《雲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提升行動方案》,結合我縣脫貧攻堅工作實際,從7月份開始,在全縣接續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提升行動,全力對沖疫情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全面鞏固脫貧成果,取得了以下成績:

  一是穩崗保就業成效顯著。針對今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縣把抓實就業作為最重要的抓手,聚焦穩崗保就業,共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52875人次(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40805人次),舉辦職業技能提升專題培訓班383期培訓各類勞動者19154人次(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6651人次),舉辦各類招聘會21場,發布崗位信息21300條,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63930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85933人),其中有組織轉移就業34016人,在瀾滄籍務工人員達到100人以上的上海圓通速遞公司、廈門廣納百川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設立2個勞務服務站(點),輪流駐廠為務工人員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二是產業幫扶穩步推進。全力實施萬畝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委托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院、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編制《瀾滄縣東回萬畝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瀾滄縣東回萬畝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修建性詳細規劃》,完成土地征收、地勘測繪、供水設施建設等前期工作推進有序。

  三是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力度不減。目前,我縣搬遷勞動力實現就業6112戶15724人,實現了搬遷勞動力就業全覆蓋,並在勐朗鎮娜登社區、上允鎮勐允社區、東回鎮龍泉湖社區和富邦鄉賽罕村佧霍安置點4個城鎮化集中安置點成立農民勞務合作社,及時了解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況,提供跟蹤服務。

  四是“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全縣貧困人口縣域內定點醫院就診全部實現了“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一單式”結算。完成2450戶願意進行抗震加固農戶的鑒定和通用圖集設計。完成2127件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水價制定,完成40件千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水費收繳,2087件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全縣共納入兜底保障對象4588戶7058人,支出臨時救助資金562.65萬元,有效保障了1984戶6086人次因遭遇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

  五是貧困村基礎設施不斷提升。全縣共新建改建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25818座,已全面啟動第一批養殖小區建設項目。同時,注重領頭羊培養,開展5期創業致富帶頭人專題培訓班,培訓468人。

  六是問題整改動態清零。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中紀委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調研、雲南省2019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省級挂牌督戰小分隊對瀾滄現場督戰等反饋的3477個問題,已完成整改3445個,取得階段性成效並長期堅持32個。

  人民網:近年來,瀾滄縣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程中有哪些好經驗可以分享?還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下一步怎麼干?

  楊中興:“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對於瀾滄這樣一個深度貧困縣而言,有著更深的體會和認識。瀾滄是典型的民族“直過區”,經濟建設起步晚,社會教育程度低,發展基礎薄弱,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非常艱巨。近年來,我們緊盯“兩不愁三保障”,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和智力向脫貧攻堅聚集,著力解決“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和“退得出”的問題,真正走出了一條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民族直過區”脫貧發展之路,真正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跨越。

  通過多年的探索,瀾滄縣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地區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是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增進人民福祉、讓貧困群眾有更多獲得感,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瀾滄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常學常新、真學真用,從中學出了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站位,學出了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學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作為,學出了打贏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的方法舉措。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指引下,全縣上下思想統一、認識統一、步伐統一、標准統一,各級領導干部的政治責任扛得更牢,全體黨員率先垂范、攻堅克難的勇氣更加充足,“直過民族”群眾脫貧致富、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更加堅定。

  二是堅決兌現小康路上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庄嚴承諾,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終極目標。瀾滄是集邊疆、民族、山區、貧困“四位一體”的縣份,貧困面更大、貧困程度更深、基礎設施更落后,勞動者素質較低,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經濟社會發展最難啃的“硬骨頭”和攻堅拔寨的“攔路虎”。瀾滄脫貧攻堅,事關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事關全國56個民族全面脫貧全面小康大局。瀾滄縣委、縣政府堅定“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堅決扛起重要歷史使命,緊盯“兩不愁三保障”,始終把一切力量向脫貧攻堅聚合、一切工作向脫貧攻堅聚焦、一切資源向脫貧攻堅聚集,以決戰決勝的勇氣和決心,咬定目標,攻堅克難,用心用情用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全面打造了脫貧攻堅的瀾滄樣本,並初步走出了一條具有瀾滄特色的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之路。

  三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提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治理能力,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保証。決戰脫貧攻堅,檢驗的是各級干部素質能力硬不硬、作風硬不硬,檢驗的是各級組織主體責任強不強。瀾滄縣著力強化組織指揮、匯集攻堅合力、嚴實攻堅作風,建立了“4842”機制,建強上下聯動的“四級”責任體系,落實合力攻堅的“八類”主體責任,建立建強監督檢查“四支”隊伍,嚴格獎懲並重的“雙向”考評問責,推動形成責任清晰、時限明確、獎懲嚴明的攻堅氛圍,確保脫貧攻堅工作運轉有序、聯動有效、落實到位。堅決執行“縣抓落實、鄉村實施、合力攻堅”的責任制,突出抓一把手、一把手抓,明確縣委書記是“一線總指揮”、鄉(鎮)黨委書記是“主攻隊長”、村支部書記是“尖刀排長”,形成了三級書記抓脫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局面。注重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全面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選好配強村級領導班子,派強用好第一書記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了帶領群眾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

  四是始終堅持精准精細精致的科學方法,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前提。精准是脫貧攻堅的“指南針”。瀾滄縣大力發揚“工匠精神”,堅決扣好“第一粒扣子”,按照“縣不漏鄉(鎮)、鄉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的原則,全面摸清貧困人口分布、貧困狀況、致貧原因等。按照“六個精准”“五個一批”工作要求,分級分類定措施,因村因戶因人分類施策,精准建立項目庫,用心用情、精准精細做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生態扶貧、科技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兜底扶貧等重點工作,不折不扣抓好政策執行落實,推動扶貧資源配置與幫扶對象需求無縫對接,做到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解決了“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

  五是注重激發人民群眾的內生動力,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動力源泉。貧困群眾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擺脫貧困的主體,如果不能把貧困群眾充分發動起來,扶貧就只是治標不治本,脫貧成果也就難以持久鞏固。瀾滄全縣廣大干部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把群眾當作自家人,扶貧工作當成自家事,主動深入扶貧一線,幫助群眾理思路、想辦法、謀發展,全心全意當好貧困戶脫貧發展的領路人和服務員。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通過典型引路、能人帶動,持續激發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逐步擺脫“等靠要”思想,“要我發展”的思想觀念加速轉變為“我要發展”。以“愛心超市”為依托,積極探索民族直過區以人居環境提升積分管理、鄉風文明積分管理等積分式扶貧激勵長效機制,建立“以獎代補、多勞多得”的脫貧正向獎勵機制,引導農戶養成好習慣、樹立好風氣、爭當好村民、過上好日子。

  當然,我們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一是可持續發展需要不斷鞏固和提升的問題。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核心在產業,產業的穩固發展受市場不穩定因素、科技支撐能力、勞動者素質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要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就必須在持續提高全縣勞動者素質,用科學技術能力武裝我們的產業上持續發力,久久為功,這也是我縣需要不斷堅持和提升的關鍵所在。已有脫貧成果的鞏固和后續扶持產業的創新發展將是我們需要不斷攻克的問題。二是相對貧困問題。現有標准下的絕對貧困問題得以解決后,仍需重點關注相對貧困問題。相對貧困的解決,需從完善社會兜底保障政策措施、建立產業風險分擔機制,勞動收入分配機制等方面不斷完善和發展,帶領全縣各族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壓實責任,鞏固成果,提升質量,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檢驗,接續開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百日提升行動,緊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強化“軍令狀”“交總賬”意識,強化底線思維、風險防范,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聚焦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工作難度大的鄉村,聚焦特殊困難群體,持續開展穩崗保就業、產業幫扶、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提升、貧困村提升、問題整改動態清零行動,通過“回頭看、回頭幫”,全面排查解決存在問題,全力對沖疫情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全面鞏固脫貧成果,確保如期高質量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人民網:在雲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鄉親們脫貧只是邁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瀾滄縣在確保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鞏固脫貧成果的同時,如何找尋自己的發展路徑,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楊中興:我縣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瀾滄縣脫貧攻堅后續幫扶鞏固提升實施方案(2020—2022年)》,堅持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行動有機結合、統籌實施,計劃投入資金54.28億元(2020年計劃總投資36.27億元,2021年計劃總投資11.94億元,2022年計劃總投資6.07億元),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旅游扶貧等12項貧困戶脫貧成果提升行動,實施農村道路交通、農村飲水安全等9項貧困村富民強村工程,建立健全獎補政策、監測預警等9項機制,持續在“兩不愁三保障”、基礎提升、人居環境提升、激發內生動力、精准幫扶和政策銜接等6個方面持續發力。同時,加快推進科技扶貧示范縣建設,繼續完善貧困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體制機制,建立幫扶長效機制,全面總結脫貧攻堅成功經驗,把脫貧攻堅經驗做法轉化為鄉村振興示范樣本,持續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

(責編:趙晶、孫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