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上海篇

上海長寧:老小區“逆生長” 老街區成“網紅”

唐小麗

2020年09月04日16:35  來源:人民網-扶貧頻道

老人、老小區、老街區、老洋房,這樣的元素並存於上海的中心城區,會構成一幅怎樣的生活圖景?近日,人民網“大道康庄”全媒體調研行採訪團隊走進上海市長寧區,帶大家去看一看。

關注老年人,樂享夕陽紅

“記憶家”認知障礙家庭支持中心 人民網 唐小麗攝

看到上圖中的“感受愛”三個字,你是什麼感覺?有強迫症的小伙伴會不會感到特別難受?其實,這就是認知障礙患者(也稱阿爾茨海默病)眼中的世界。突然間,他們就不認識身邊的親人了﹔明明人在家裡,卻喊著要回家……

在長寧區虹橋街道的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有一個“記憶家”認知障礙家庭支持中心,專門為認知障礙患者提供認知刺激訓練。“蘭花指,蘭花掌,蘭花拳……加大難度,一個手蘭花指,一個手蘭花掌……”在認知障礙家庭支持中心,昆曲閨門旦演員趙津羽經常指導認知障礙症老人做簡單的手指動作。

趙津羽正在指導老人做簡單的手指動作 人民網 唐小麗攝

2018年起,街道探索實踐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率先打造了全市領先的集早期預防干預、中期雙向診療、后期社區支持的認知障礙“全鏈條服務模式”,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形成先發優勢。

虹橋街道是一個深度老齡化社區,截至2019年底,社區戶籍老年人口佔總戶籍人口的37.4%,社區老齡化呈現“程度深、高齡化、獨居多”的特點。2018年,街道結合大調研過程中排摸梳理出的“看病不方便、住敬老院難、好的老年餐少、生病照護難、白天安心托養難”等十大社區養老服務需求,整合社區資源,匯聚專業力量,高質量建成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打響了虹橋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品牌。2019年虹橋街道榮獲國家“第三批智慧健康養老試點示范街道”稱號,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榮獲“上海市智慧養老十大提名案例獎”。

“計伯伯,又來給老伴兒打飯啦!”在古北市民中心三樓的老年助餐點,工作人員跟前來吃飯或打飯的居民熱情打著招呼。“18塊錢一份,有葷有素,有湯有飯,我家離得近,走路五分鐘就到了。”計伯伯給記者展示手中的午餐,“每周一到周五,我都過來買飯,一次買兩份,我和老伴就不用開火了,周末孩子們回來,就自己在家做啦!”說完,計伯伯爽朗地笑了。

古北市民中心老年助餐點內,居民正在就餐。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老年助餐服務是關系老年人切實利益的民生實事,也是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虹橋街道辦事處主任郭凱說,2019年街道通過實施社區老年助餐服務“雙增計劃”,更好地滿足老年人高品質助餐服務需求。第一個是“增量”,原有的3個老年助餐服務點增加到9個﹔第二個是“增能”,從2018年的日均供餐150客增加到2019年的600客。街道還創新“互聯網+助餐”模式,推出“移動餐車”,菜品均衡營養。

封住管道井,小區靚起來

鋪裝路面用的是透水材質,屋頂有綠植和雨水收集裝置,路燈杆上是太陽能燈具……走在長寧區仙霞新村街道仙逸小區裡,步移景異,到處透著低碳節能的小心思。

社區活動中心屋頂增設了綠植和雨水收集裝置 仙霞新村街道供圖

以前的仙逸小區可不是這個樣子。地面鋪裝材質老舊,磨損度較高﹔休閑小廣場上健身設施擺放隨意,種類較少﹔原有宅間小路植被雜亂、座椅閑置……2017年,仙逸小區嘗試將社區微更新與低碳改造融合創建,成效顯著。

社區菜園由小區的一塊光照較好的邊角空地改建而成。材質老舊的鋪裝換成了透水材質,對雨水起到吸納、緩釋作用,同時配以色彩或圖案,增添標示度和趣味性。還增設了社區菜園,豐富了空間功能,激活了空間活力,也激發出居民自己的潛能。社區活動中心屋頂增設了綠植和雨水收集裝置,收集雨水用來澆灌綠植,在美化環境的同時,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

小區封閉管道井,定時定點投放垃圾。仙霞新村街道供圖

離仙逸小區不遠,就是茅台花苑居民區。“房子建造於上世紀90年代,是當時讓人羨慕的電梯房,獨門獨戶,有獨立衛生間,使用的是彼時最流行的‘垃圾管道井’。”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唐秀珍向記者介紹道,“管道井方便了居民投放垃圾,尤其是腿腳不便的老人。但在上海市推進垃圾分類的工作中,這卻成了一個痛點和難點問題。對小區居民來說,丟垃圾就是‘一開門,扔進管道’,現在要封閉管道井,定時定點扔垃圾,居民就必須下樓。”

唐秀珍說,街道曾三次就封閉管道井征詢群眾意見,都因同意率低未能實行。“沒有政策的支持,管道井封不了。借著《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施行,由黨支部帶頭,包干到樓,在樓內張貼宣傳告示,每家每戶發放宣傳資料。”去年5月31日,小區的管道井封堵工程已經全部完成。

針對樓裡腿腳不便的老人,居委會採取老伙伴志願者一對一結對的方式,全程幫助老人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並進行“1對5”的幫扶,每名志願者負責5位老人,每天打電話詢問老人的狀況,並在老人有需求時幫助他們把垃圾分好類帶下樓丟棄。居委會還加強對小區的巡邏監督,並針對高層小區“高空拋物”問題,在小區內加裝了技防監控設施,實現了重點樓道區域全覆蓋。

解決了“垃圾下樓”的問題,居委會還開展了美麗樓道活動,把原來管道井的位置布置成樓道綠化角,居民把自己家中的花草拿出來,讓老式高層住宅樓多了一抹綠色。

一條愚園路,半部近代史

老弄堂面館、耳光餛飩、山東水餃、上海傳統“四大金剛”等特色小吃店,修鞋店、裁縫鋪、修鎖店……如今的愚園公共市集,已經成了“網紅”打卡地。

愚園公共市集 江蘇路街道供圖

愚園公共市集由長寧區醫藥職工大學老校舍改造而成,共上下兩層:一層主要是以餐飲和便民服務為主的小店,二層的“粟上海”社區美術館是劉海粟美術館在滬首家社區級的群眾藝術類場館。

作為愚園路歷史風貌區城市更新的典型案例,愚園公共市集在改造升級中保留社區生活的煙火氣,成為集“柴米油鹽”與“詩和遠方”於一身的社區公共空間。

一條愚園路,半部近代史。愚園路成路於1917年,道路全長約1573米,集中了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22處,11處文保單位,居住過政治、金融企業、藝術教育等各階層數十位歷史名人,如清末維新派人物康有為、中國民主同盟創始人之一沈鈞儒、中國第一代交響樂指揮家黃貽鈞、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路易艾黎、著名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近代企業家董竹君等等。

愚園路歷史名人牆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江蘇路街道精選了56位曾在愚園路歷史風貌區居住、生活或工作過的近現代名人進行展示介紹。“有瞿秋白、鄧中夏、陳獨秀等貢獻卓越的共產黨人,有宋慶齡、李濟深、黃炎培等民主黨派人士,有蔣英、黃貽鈞、顧聖嬰等杰出的文藝工作者。”上海市優秀志願者霍白介紹道,歷史名人牆定期舉辦愚園路上生活過的名人展,已成為“四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和“家門口”的學習教育陣地。

位於愚園路上的岐山村是一個以老洋房為主、蘊含濃厚人文氣息和豐富歷史文化資源的老街坊,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弄內建筑多興建於1925年至1930年間。“這裡住過不少名人呢!”說起這裡的名人,很多居民都如數家珍。岐山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衛紅說,這裡的樓房自帶“紅色光環”,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澱和紅色文化傳承,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文學泰斗施蟄存、愛國將領杜重遠、電影表演藝術家祝希娟等都曾居住於此,閣樓裡有悠悠墨香,油鹽醬醋裡透著絲絲文韻。

居民漫步岐山村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據江蘇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竑杰介紹,2018年長寧區啟動了對岐山村整體的保護性修繕,完成了建筑外立面和內部公用部位的修繕更新,小區內架空線全部落地,成為上海新式裡弄中首個同步完成內外部修繕的成片風貌保護建筑群。2019年實施“岐山村——宏業花園板塊社區營造”項目,通過黨建引領、居民自治、社區共治、政企合作等方式,開展弄堂微更新、老洋房內部公共空間改造、弄長制協商等工作,使社區居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責編:史雅喬、勾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