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江蘇篇

“強富美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江蘇標識

趙強 汪崢嶸 常紅 吳紀攀 朱殿平 董曉偉 顧姝姝 王奕澄

2020年08月20日08:12  來源:人民網

小橋流水處,盡是小康家。

20年了,周敬敬早已從一位蘇北姑娘變成了江南媳婦,在蘇州開弦弓村落地生根。丈夫在本地紡織企業做技術工人,公公零星做些工程項目,兩人每年二三十萬元的總收入,足夠維持一家殷實的生活。

鏡頭轉向淮安。60來歲的陳家駒從做了18年生意的常州歸來,回到蘇北老家做起了種植大戶。186畝稻田裡滿眼綠意,蝦稻共生,有白鷺時起時落。他已為自己的有機稻注冊下“勺湖牌”商標,隻待今秋銷路打開就能有可觀的收成。

今時的江蘇,不論蘇北還是江南,城市抑或鄉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沒有懸念。

在江蘇省社科院副院長章壽榮看來,江蘇提出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要體現在高水平、高質量、高標准三方面,“強富美高”成了江蘇當下及未來一個尤為鮮明的發展標識。

富,蘇南蘇北並蒂開

江蘇的經濟之富之強由來已久。

小清河穿村而過,一座座農家別墅沿河林立,費孝通先生筆下的開弦弓村歷經歲月洗禮,發展持續平穩,去年村集體收入318萬元,戶均擁有1.2輛私家車。這樣的鄉村,在蘇南地區比比皆是。

蘇州開弦弓村,依水而居的江村人家。冷金明攝

放眼江蘇。作為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指標,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在江蘇已提前實現。據了解,2019年,江蘇省實現生產總值99631.5億元,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00元,雙雙較2010年翻一番還多,總量位於全國第二位。

江蘇長期走在國家發展的前列,而南北發展不平衡也曾是江蘇發展之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看蘇北。”省委書記婁勤儉表示,經過多年努力,現在的蘇北大地正展現出全面小康的美好形態。

在努力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淮安,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農戶的增收工作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發力點。“十三五”期間,按照全省統一部署,經濟薄弱村經營性收入要達到18萬元以上,低收入人口脫貧標准線為年人均純收入6000元。淮安區欽工鎮宋集村黨總支書記谷洲,談起這兩項指標已然頗為自信。

“今年秋天,我們這兒就全是果子了。”谷洲說的是,村裡2018年成立金玉土地股份合作社后,陸續種下300多畝碧根果、100畝蘋果和100畝冬桃,到今年已全部實現挂果。這個省定經濟薄弱村走上果林經濟路,與江蘇省林業局的挂鉤幫扶分不開。

谷洲告訴記者,困難的日子總是不堪回首,他們全村3200多人,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就有166戶、511人,村庄空心化突出,集體經濟一窮二白。他沒想到,選對了路子,脫貧摘帽竟也水到渠成。

從規模種植到設施農業,現代農業推動著淮安區強村富民。 冷金明攝

樹上等著結果子,樹下也有經濟學。去年春天,宋集村在果樹林裡套種苞菜300畝,3個月為村集體增收6萬多元﹔下半年改種大頭菜和蘿卜,又為集體增收15萬元。此外,還在林下散養雞鴨鵝等,今年的2萬多隻家禽已陸續出欄。

2年多的時間,金玉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累計達到1600畝,245戶入社農民中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即達102戶。社員收益包含三塊:土地入股保底收益900元/畝,年底算總賬進行二次分紅,在合作社務工平均每天工資80元。

從樹苗到長成,從試花到挂果。像果樹一樣,宋集村的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節節攀升:2018年集體經營性收入22萬元,2019年增加到40萬元,“碧根果一上市,村集體收入還得漲,我們有信心今年突破60萬元。”與此相應,村民人均純收入也從前年1.5萬元增加到去年1.8萬元,今年有望超過2萬元,所有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和人口也在去年全部脫了貧。

施河鎮群眾借助扶貧廠房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王新年攝

宋集村往南50公裡的施河鎮,則把扶貧資金變資產,通過工業扶貧項目來帶動發展致富。3年前,施河鎮利用省級精准扶貧資金200萬元,建設了2041.7平方米的標准化廠房,租給當地一家羽絨制品龍頭企業使用。除了吸納60多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每年16萬元的廠房租金也全部用於幫助這裡270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者增收脫貧。

“月工資就有2000多元,趕上過去種地一年的收入了!”年過半百的劉年平踩著縫紉機,“嗒嗒嗒”的聲音不絕於耳,織出了她的小康生活。

不久前,江蘇省三部門聯合發文奏響了實施低收入村集體經濟發展攻堅行動的沖鋒號,確保省市縣級財政專項補助資金對低收入村全覆蓋,並推行銷號管理制度,力爭現有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低於18萬元的562個低收入村年內基本消除。

記者從江蘇省政府扶貧辦了解到,到2019年底,全省99.9%共254萬農村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年人均收入達到6000元,12個省級重點幫扶縣區全部“摘帽”退出,脫貧致富奔小康目標任務基本完成。

美,綠水青山繞城郭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

在小康社會的探索實踐中,江蘇闖在前,走在前,也走過彎路。曾經,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就給江蘇上過慘痛一課,付出環境代價的發展模式和蘇南小康社會建設的成果一並受到質疑。時任江蘇省委主要負責同志直言不諱,“無論經濟怎樣繁榮發達,如果不能讓老百姓飲用干淨的水,人民群眾就不會認可我們的全面小康模式,江蘇全面小康的成果就會被顛覆。”

改變,也從當年開始。伴隨雷厲風行的鐵腕治污行動,沿湖各地投巨資修復生態創傷。太湖水質連年向好,到2013年初環太湖的蘇錫常三市全部獲授“國家生態市”稱號,江蘇再唱太湖美。“如果不是太湖治理帶來改變,我可能連媳婦都娶不上。”太湖邊漁村裡長大的准“80后”沈偉談及近些年的變化深有感觸,“以前太湖是人人詬病的環境污點,現在是人人艷羨的生態王牌。”

“我們要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讓老百姓在宜居的環境中享受生活,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生態效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子孫后代既能享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

大溪港濕地公園裡的水鳥 新吳區新安街道供圖

在“兩山論”指引下,沈偉所在的無錫市新吳區新安街道生態喜事接二連三:2016年,大溪港成功升級省級濕地公園﹔2017年,連片荒地整治后撒下花籽,成就了游客爭睹的網紅花海﹔2019年,34萬平米的慧海灣生態公園開園迎客。談及今昔生活對比,沈偉連說了一串“不可思議”:以前打魚碰運氣,養魚靠天收,現在適齡人群都有固定工作,收入穩定可靠,不可思議﹔以前一家人一間房,一下大雨就要救急,現在5口人兩套房,還能出租收房租,不可思議﹔以前出門靠走路,現在出門就開車,條條都是硬化路,不可思議﹔以前活動沒場地,現在樓下就有濕地公園,散步都像在旅游,不可思議﹔以前一到晚上黑燈瞎火,買東西請客要進城,現在十分鐘就能走到商場,不可思議。

在金陵水鄉錢家渡,由環境美帶來的發展紅利也在不斷釋放。事實上,從2009年南京市江寧區試點打造美麗鄉村的“五朵金花”算起,先后走過四個發展階段,“五朵金花”蔓延開來“金花朵朵”。錢家渡,這座靜臥在秦淮河、溧水河、句容河三河交界處的村庄,通過挖掘水鄉資源優勢,從生態、形態到業態進行系統打造,實現了由表及裡的完美蛻變。

陳葉琴回到家鄉開辦的和平飯店 冷金明攝

“橋畔一庭,渡邊一院,一泓碧水穿百畝良田,鄉間小路連十裡人家。” 如今,風景怡人的錢家渡,讓經營家庭農場的楊長根開始盤算啟動新的農旅融合項目,也讓在外奔波半生的陳葉琴返鄉開起了飯店,“水鄉環境這麼好,等老公退休了,他也准備跟我回來。”當年一門心思走出去的農家女,如今計劃帶著武漢女婿回娘家,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不僅讓她也參與其中,更化解了她多年來的一腔鄉愁。

航拍南京江寧“小川藏線”。李偉攝

江寧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海介紹說,2017年入選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的錢家渡,只是他們區1000多個美麗鄉村示范點之一。該區有條8.5公裡長的網紅公路,兩側茂林修竹,依山傍水,更因一段盤山路38道彎得名“小川藏線”。為了修好這條路,當地關閉了附近的礦山,沿路打造山區逶迤“風景線”。路的兩端也一頭連著“金陵古風第一村”佘村,一頭連著美麗現代的湯山龍尚村,村村景致各不相同,卻都吃上了生態旅游飯。

如今,從蘇北到蘇南,從湖濱到沿江,處處演繹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畫卷。

高,文明豎起新地標

5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兩次視察江蘇——

2014年12月時提出了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殷切期望,其中“高”即指社會文明程度高﹔2017年12月在徐州馬庄村又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裡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

老書記孟慶喜告訴記者,馬庄村抓鄉風文明起步早,習總書記的肯定更堅定了他們新時代的文化自信。

馬庄農民銅管樂團在村文化禮堂演出的場景 賈汪區委宣傳部供圖

1988年10月,江蘇省第一支農民銅管樂團在馬庄村成立,這是馬庄重視鄉風建設的發端,背景是村民靠著煤礦相關產業富了口袋之后“腦袋卻癟了”,耍牌賭博、打架斗毆、酗酒鬧事、封建迷信等亂象繁生。時任村支書孟慶喜高度重視黨建引領,他牽頭在全鄉各村中第一個制定了《黨員干部群眾守則》,第一條就要求群眾能做到的事情黨員干部必須帶頭做到,群眾不願做的事情黨員干部要搶先干。

“馬庄村,不簡單,黨員個個不一般,人人都是一杆稱,稱出農民新期盼。”“新時代,新一年,馬庄的喜事說不完,今天說說香包坊,紅紅火火真叫旺……”60歲的夏桂鎂雖然隻有小學文化,卻是能說會道擅長“寫詞”。用她的話說,“咱可是村農民樂團的主創之一”。

作為當地一張文化名片,這支農民銅管樂團一吹就是30多年,他們演農村事、說農家話、道農民情,把黨的聲音傳遞到鄉村社區、田間地頭,不僅吹遍了徐州市的大街小巷,還吹上了國際音樂節的舞台。現任村黨委第一書記毛飛說,除了在樂團基礎上辦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裡還建有圖書館、文化廣場、文化禮堂、村史展覽館等公共文化設施,馬庄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鄉風文明新地標。

“物質精神兩手抓,文化也是生產力。”毛飛說,依托潘安湖旅游風景區,馬庄村鄉村旅游駛上了快車道。風景好吸引游客紛至,鄉風好帶來口碑效應,光馬庄香包去年一年的收入就近千萬元。

地處蘇中的海門疊石橋國際家紡產業園區大石村,近年也通過基層黨組織引領,黨員中心戶、黨員示范戶帶動,移風易俗取得好成效。移風易俗是和村居環境改善一起推進的,村道硬化,河道整治,推進改廁,建成佔地5畝的生態公墓,“厚養美葬”的觀念也逐漸深入人心。年過七旬的陳奶奶說,公墓建得像花園,讓上了年紀的老人再無“后”顧之憂。

不到兩年時間,恩來社區已經打造成當地的樣板社區。何卓彥攝

黨建引領筑基,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在淮安市的恩來社區也體現得淋漓盡致。這裡用“恩來精神”塑魂,用社區黨總支書記邱躍中的話說,社區干部“以公仆之心對待人民,以擔當之心對待事業,盡心盡力為社區群眾服務”,最終讓“問題小區”徹底變樣,成為鄰裡互幫互助、人人向善向上、老少幸福感滿滿的示范性社區。

在蘇州開弦弓村,慕名而來的到訪者綿綿不絕,沒有增加這座村庄的喧鬧,走在這裡的石板路上可以感受到她的沉實與厚重。沿襲百年的婦女茶會,依然在吃茶聊天中增進鄰裡和諧﹔新建的村文化禮堂裡,一度蕭條的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昆曲木偶時不時地上演﹔傳統鄉賢文化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完善農村社會治理的新體系,鄉賢們聚在一起為村裡發展出謀劃策,與當地政府合力做大“中國·江村”的未來。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江蘇都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之一,被譽為魚米之鄉、人間天堂。這片土地上,有著通江達海的雄渾,有著江南水鄉的秀美,也有著傳統與現代共同構建的底蘊與新風。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江蘇必將在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康庄大道上譜寫出新的優異篇章。(耿志超、閆峰、王繼亮、翟玉標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編:董曉偉、仝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