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天12萬 趙文科:“這在過去哪敢想”

丁濤

2020年08月03日14:20  來源:人民網

東至溝村生態旅游一景。人民視頻 陳安陽攝

“50多天總收入12萬元,過去怎麼敢想嘛!”操著一口鄉音,趙文科一邊說一邊比劃,嘴角快咧到顴骨上。

趙文科今年38歲,是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朔北藏族鄉東至溝村2015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二老重度殘疾,再加上倆娃,趙文科農閑時就去西寧打零工補貼家用,但一天150元的收入實在杯水車薪。

2015年,父親生病需要1000元住院費,拿不出這個錢,趙文科在醫院急得哭。“最后是老鄉們湊的錢。現在日子好了,父親卻不在了。”2019年,趙文科的父親去世,往事一勾連,趙文科揉紅了眼。

2016年,村裡實施產業扶貧項目,趙文科分到了2畝當歸苗,“苗子拿回來就種到了山上。”他有自己的“小九九”:“誰知道能不能長出來,誰知道市場又是個啥情況?山下的好地我還留著種菜呢!”

要不是親手把地裡的當歸換成了手裡的1萬塊錢,趙文科依然“緩不過神兒”來:加上平日裡販菜的收入,趙文科當年就脫貧了。

趙文科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人民視頻 陳安陽攝

如果說脫貧這第一步,是趙文科“誤打誤撞”踩上了點兒,那這第二步致富,趙文科靠的是獨到眼光。

嘗到了種植當歸的甜頭,趙文科也不外出務工了,一門心思琢磨種植當歸。2017年,有了本錢的趙文科投資種植7畝當歸,年底創收48000余元。2018年,趙文科組織村裡的貧困戶成立大通屯田種植專業合作社,把當歸種植面積擴大到30余畝,“想帶大家一起致富。”

仗著這份“家底兒”,2018年,趙文科擰著媳婦兒,貸款8萬元(含5萬政策性無息貸款)開起了農家樂。媳婦兒怕經營不好、還不上貸款,可趙文科有自己的想法:這兩年,不管省內還是省外的游客,村裡的生態旅游如火如荼,來來往往游客那麼多——誰不得吃口飯?

要不說他眼光獨到,農家樂運行第一年,趙文科就還上了貸款,還給聘請的3個幫廚每人增加了18000元收入,這第二步致富,還給他走出個“致富帶頭人”。

2019年,趙文科的農家樂50天總收入12萬元,最高的一天賣了7000元,趙文科直感慨:“這在過去哪敢想啊!”他打了一個比方,以前自己像掉到了坑裡,是黨的好政策和村裡的好干部“拉了他一大把”,“黨的恩情永遠記在心裡”,趙文科紅了眼圈。

國琴農家院。人民視頻 陳安陽攝

“菜價不貴吧?”

“不貴。也都是統一的,哪家都一樣。咱不干宰客坑人的事兒!”趙文科趕忙說到。

“你這脫貧了、致富了,第三步該奔小康了吧?”

“對,和老鄉們一起!省裡說了,即使脫貧了也得‘補補針、點點睛’鞏固脫貧效果。當歸不能連續種,我們正盤算種點別的,要生態的、高產出的。”

“你這農家樂咋辦啊?”

“主要靠媳婦兒和幫廚。”

“她現在沒有意見了吧?”

“哈哈哈!‘國琴農家院’——她的名兒,她是老板,我得找她領工資!” 

(責編:韋衍行、丁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