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走進重慶

買車子,裝房子 忠縣這戶人家靠養雞過上好日子

黃亞輝

2020年07月29日15:53  來源:人民網

轟隆隆,山雨來得快,周玉明一家三口終於閑了下來,倚門而坐,話頭似房檐水,打著旋、繞著彎。

旋來旋去,躲不過養雞致富,繞上繞下,離不開持續增收。周玉明笑道:“我們現在走的路,叫康庄大道。”

周玉明兩口准備晚飯。忠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雨中曲 暢聊兒子婚事

雨中對話,從兒子周代飛的提問開始,“爸媽,我今年結婚,得行不?”

“你先去把雞喂了。”妻子沈銀瓊支開兒子,趴在丈夫耳邊,悄悄問:“張羅結婚,咱們的積蓄夠不夠?”

周玉明靠著門框,摸著腳踝,“錢夠不夠”這個問題,他心裡早有答案。“去年粉刷牆壁,買車子、買空調,還不是為了娃兒結婚准備。”

兩口子從彩禮聊到結婚日期,臉上笑容堆滿,聲音越來越大,超過了雨聲,喂雞回來的周代飛,聽到爸媽的談話,害羞得不敢抬頭,在一旁默默地聽。

周代飛邊聽邊感慨,幾年前,他們家可不敢有這樣的奢望。“那時候的日子就是苦熬,能吃上一口飽飯就滿足了,別說致富了,脫貧都是個‘老大難’問題。”

李政和周玉明交流養雞經驗。忠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苦作樂 養雞帶來致富希望

周代飛的思緒飄飛。早些年,家裡收入靠種植玉米、水稻和周玉明打零工。但在2012年,一次意外致使周玉明身體受傷,周代飛又要上學,雙重壓力,扼住了這家人的咽喉,每個人都喘不過氣。

所有的擔子落在妻子沈銀瓊的肩上,愛笑的山妹子,那一陣愁破了頭。就在這時候,重慶市忠縣馬灌鎮高橋村村委給他們送來幾十隻雞苗,一家人靠著種養殖,被日子拖著往前走。

沒想到,這家人居然靠養雞“火了”,人人都說,周家養雞有特色,養的雞好吃,雞生的蛋味道正。

“啥特色啊,我們的雞吃的是‘糧食’。”周玉明解釋,自己家養雞不用飼料,家裡吃不完的玉米、稻秸粉碎,往食槽裡一倒,就是一天的“伙食”。

可雞吃不飽,堆不上肉怎麼辦?

“正是因為隻喂一兩餐,它們吃不飽就滿山遍野地找虫吃,這樣不僅‘葷素搭配’,而且還有高強度的運動,這樣的雞肉能不好吃嗎?這樣的雞蛋味道能不正嗎?”

2018年,200隻雞在周家后山覓食,通過售賣雞肉、雞蛋,兒子畢業工作,一家人的收入有了盈余:2萬元。看著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頭,沈銀瓊露出了笑容。

沈銀瓊忙著喂雞。忠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喝喜酒 致富路上有你我

山雨來得快,去得也快。馬灌鎮高橋村第一書記李政揪心暴雨破壞雞圈。雨剛小,踩著膠鞋,第一時間沖到周家,正好看到一家三口“擺龍門陣”,就加入他們的話題,一起奏響“雨中曲”。

“幺兒,結婚的時候,李書記要坐上席、喝頭道喜酒。”周玉明看著渾身雨水的李政,知道他對自家的擔心,心裡滿滿感動。

為啥李政和周家有這麼深的羈絆?兩個字:信任。

剛開始養雞,不僅雞肉賣不出去,雞蛋也無人問津,“大山裡的‘土貨’沒長翅膀,飛不出去。”周玉明把氣悶在心裡,正巧碰到李政剛來高橋村駐村的第一次走訪,於是把一肚子苦水倒出來,聊了一下午,李政被周玉明的奮斗決心感動,連夜想辦法找銷路。

“我通過微信朋友圈的方式,把老周家的土雞蛋展示給大家。”第二天晌午,李政拿著一沓發貨單出現在周家門前,幫著周家兩口打包雞蛋、填訂單、發貨,一直忙到天擦黑,滿心感謝的沈銀瓊端來一碗雞蛋面做晚餐,李政才想起來,忙了一天,滴米未沾。

周家兩口子留了一籃雞蛋給李政,李政擺手不要,反手把土雞蛋的銷售款塞進二人手中,三雙手緊握,他們的交織由此生發。

正因為父母對書記的信任,周代飛的擴大養殖計劃找李政當“說客”。原來,周代飛很早就想擴大規模,但周玉明怕風險,一直不答應。“李書記幫我一勸,我爸就答應了。”

於是,2019年,周家人鉚足勁,擴大雞圈、選購雞苗、對接下游商鋪,安排妥當一切,2000隻雞在后山咯咯叫。“我們家養雞的名氣已經出去了,大規模養殖是順勢而為,今年的收入預計15萬,明年我還要擴大到5000隻。”周代飛對未來充滿希望。

雨未歇,人聲笑,從山裡傳向遠方。

(責編: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