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走進重慶
重慶開州:昔日深山窮鄉裡 今朝木香第一村
2020年07月29日15:19 來源:人民網
“吃的是三大坨,穿的是巾巾索,睡的是包谷殼,烤的是轉轉火,住的是板板窩”。過去,在重慶市開州區關面鄉,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
關面鄉山高谷深坡陡,全鄉難得找到一塊平坦的土地,是開州區地理條件最差的鄉鎮。全鄉戶籍人口10533人,貧困人口曾有569戶2302人,貧困發生率高達21.8%,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僅為8328元。
如此薄弱的基礎,卻在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826元,較2014年增長了2倍,到底是什麼“魔法”,讓小山村告別貧窮,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連綿大山蜿蜒成屏障。曾志強攝
為探究其中關竅,記者從開州城區驅車五個多小時,到達海拔2100米的七裡坪木香產業基地,望著鋪滿山坡的木香,答案不言自明。
隨行人員沖著山坡高聲喊了一聲,不一會兒,一個身穿格子襯衫的中年男人,笑容滿面地趕了過來。這是關面鄉泉秀村54歲的村民李棉華。
“我家裡種有百余畝木香,每年產出1萬多斤,算下來,能賺個六七萬元。”李棉華靠著種植木香,拉扯兩個兒子上學、成家。“我們在山下買了房子,妻子身體不好,和孩子們都住在那裡。”
雖然木香支撐著全家的生活,增加了家庭收入,可種植的過程實在辛苦。“要耐得住寂寞,管護、除草、挖藥,一年要在山上住10個月。”為此,李棉華摒棄了傳統的藥農草棚,在地壟邊蓋了水泥房,遮風避雨效果好多了,“這也是個家呢。”
李棉華在地裡勞作。曾志強攝
“以前老百姓種的都是包谷、洋芋、紅苕,賣不起價,僅能填飽肚子,俗稱‘三大坨’。”關面鄉黨委書記鄭斌介紹,泉秀村235戶,796人中,種植木香的就有100多戶,約300人。 “現在,我們因地制宜種植特色藥材,木香、黃連、厚朴成了村民們捧在心窩窩的‘三大寶’。像李棉華這樣,靠種植木香致富的村民佔了一半。”
選對了產業,如何保証藥農們的收益?
經過調研和走訪,關面鄉摸索出一條從“邊上看”到“一起干”的思路,具體表現為,打造“股份農民”為核心,促進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生態增值。
光喊口號不行,落到實處怎麼推進?推廣股份合作式利益聯結模式。鄭斌表示,全鄉237戶村民以土地入股、資金入股、身份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實現增收致富,“具體措施為土地流轉,這樣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還可參與合作社務工,年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
大山深處的木香基地。曾志強攝
同時,發展龍頭帶動式利益聯結模式。讓全鄉18家新型經營主體作為龍頭,通過享受財政資金政策,幫助130余名農戶實現增收。
土地入股兜底,龍頭帶動增收,還需要一層“保險”,就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壯大集體經濟。
據了解,泉秀村將43萬產業發展資金作為村集體資金入股木香股份合作社,粗略計算,2019年就有5萬元以上集體經濟收入,這些收入用於村貌改善、基礎設施完善,讓小山村徹底改變了模樣。
“致富路子多,將來可以考慮吃‘旅游飯’。”李棉華暢想,這些年木香如能賣個好價錢,過兩年就再開個農家樂,把日子越過越好。
(責編:曹昆)